在赡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黎饰其岸,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之故,化為龙王,中有潜宅,出清泠水供给赡部洲。见西域记一。按喜马拉亚山之佛母岭,高出海岸一万五千五百尺处,有一湖名玛那萨罗华,即阿耨达池也。殑伽,信度,缚芻...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国名。译曰金氏。西域记四曰:「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怛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a。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即[鬼子母神]也。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往昔王舍城中有独觉佛出世,為设大会,有五百人各饰身共诣芳园,途中遇怀妊牧牛女持酪浆来,劝同赴园。女喜之舞蹈,遂堕胎儿。诸人等捨之赴园内,女独止而懊恼,便以酪浆买五百菴没罗果,见独觉佛来女傍,顶礼而供养之,发一恶愿曰:我欲来...
《佛学大辞典》 / 368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金光明经谓十地之菩萨,犹有虎狼之畏,為说十番之陀罗尼(合部经陀罗尼最净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為肉身超证十地之证。其故以既超证十地,尚有前业所感之肉身,為虎狼等所噉食之事也。但别教以之喻烦恼。妙玄二下曰:「圆教方一生中有超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意成,以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缘所成故。二求生,以常喜寻求畜生之处故。叁食香,為以资香食而往生处故。四中有,以為二趣中间所有之蕴故。五起,以对向当生而起於暂时故。见俱舍论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於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叁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此為天中之叁大主。智度论十曰:「四天中有叁大主:释提婆那民二处(四王忉利)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经律异相六谓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之髮塔,城南麤涩园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欢喜园中有佛之鉢塔,城北尊御园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毘罗卫国有生处塔,摩竭提国有成道塔,波罗奈国有转法轮塔,拘尸那国有般涅槃塔。法显传曰:「佛泥洹已来...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 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眾生也。佛将於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眾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眾。 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叁,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叁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
《佛学大辞典》 / 59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Bhojaniya,又作蒲饍尼。译言正食。新译噉食。米饭等可噉食之五种正食也。行事钞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种蒲闍尼(此云正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玄应音义四曰:「蒲闍尼食,译云可食。」有部毘奈耶叁十六曰:「有五种蒲饍尼食(是含噉义也)成足食。云何為五?一饼,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叁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无表色之一法,是非眼见,故云不可见,為极微所生之法,而非极微所成之法,故云无对。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於地上立针,自天上投纤缕,使入针孔,事之甚难者。以譬人身之难受也。法苑珠林叁十一曰:「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投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嵐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受甚过於是。」(万善同归集五引文同之)。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四有之一。生死之果报有而非无,谓之有,现生与当生中间之果报谓之中有,又称中阴。中有者為灭当来之生之业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儿年五六岁,然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圆满如本有,衣服与体俱生,以惭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则...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眾生成佛。其中佛界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开显中,过去佛章若有眾生类以下之文,明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五界五乘之成佛,又譬喻品之首法说段之终,四眾领解之文具出八部眾。八部中,天与修罗,天界修罗界也,龙与迦楼罗及摩睺罗伽,畜生界...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曰报通。五种通力之一。如中有之身及鬼神,依宿业自然而得之通力也。俱舍论九曰:「一切通中,业通最疾,凌空自在,是谓通义。通由业得,名為业通。此通势用速故名疾,中有具得最疾业通,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為主,以四围陀论為经。大日经疏二曰:「於彼部类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叁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由中有没而托生於母胎也。俱舍论九所谓「时健达缚於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喜慰,从兹蕴厚,中有便没,生有起已,名已结生」是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数论外道名。自龙王承数论之义,大破佛法,后於频闍訶山石窟内化為石。天亲传曰:「佛灭后九百年中有外道,名频闍訶婆娑。频闍訶是山名,婆娑译為住。此外道住此山,因以為名。」梵Vindhyavāsa。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云中有。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也。阴者五阴之阴(新译云五蕴),俱舍宗以為有一定之中阴,成实宗以為无之,大乘宗以為有无不定。谓极善极恶之人,无中阴,直至所至。餘皆有之。大乘义章八曰:「命报终谢,名為无有。生后死前,名為本有。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為中有。」文...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於实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於法,则亦捨而不可依,况餘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叁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為了...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部多bhūta之译。(一)法自未来生相位流至现在位之一剎那也。与[现在]同义。(二)对於求生而言。即本有也。中有之眾生,常次求可受生之处,故名求生。本有则已有所生。故云已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叁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观破之。但大乘中有相违,显教观豁虚无物為空,本来无物,则谁為能障,谁為所障。密教不然,观我之身口意,与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徧於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為不二一如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云因陀罗轮。是金刚轮,即地轮也。為黄色方形。瑜祇经疏叁曰:「天帝释,一名因陀罗,此云帝,亦云主也。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叁十七尊,此曼荼罗名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為大因陀罗,是地轮名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过去於普光佛所,得授记,行生生菩萨之道。乃至於今生八相成道。示一一往因,中有与仙人论破冥諦及非想天之事。太子瑞应本起经,异出菩萨本起经与之同本。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