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条搜索结果

七七忌

中阴四十九日也。人死亡后,每七日营斋,修佛事而追荐之,是云斋七。其第七追荐日称為七七忌。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中阴

二卷,姚秦竺佛念译。佛入中阴放大光明,集一切中阴之眾生,说大乘之法,其中,初品佛与弥勒菩萨论中阴之法。 又(仪式)读诵於中阴间之诸经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中阴法事

人间之中阴,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為一期而生於本生处。若於七日之终,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日,至第二七日之终而生於本生处。如此七日為一期,最长者至第七期,第七期之终,必生於一处矣。因之此七七日间称曰中阴,在此时為追荐之法事,是曰中阴法事。略称曰中阴。於生缘未...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五种通

一、道通,道即道理,谓证中道之理,而能起用,无心应物,缘化万有,犹如影像,水月空华,无有定体,是名道通。 二、神通,神即心神,谓静心照物,宿命记持,种种分明,皆随定力,无有障碍,是名神通。 叁、依通,依即依凭,谓依凭术法,任意无碍,如乘符往来,药饵灵变之类,...

《三藏法数》 / 21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四有

因果不亡曰有。谓众生作业感果,果必由因,因果相酬,则有生死,既有生死,必有色身,既有色身,必经中阴,轮转不息,则成四有。(中阴者,谓人初死之后,未曾托生,故名中阴。) 一、生有,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

《三藏法数》 / 213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婆兜双树北四十九步耶维处。八日夜半明星出时。尔时如来忽然离碎身舍利。如诸佛五弘誓法。当生之时天地六反震动。十方诸佛皆来扶助。是谓一弘誓法。云何为六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北踊南没。南踊北没。四面都踊则中央没。中央踊则四面没。当其如来...

中阴经》 /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250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0日

中阴经欢喜品第十二

尔时妙觉如来入寂灭三昧。将欲游行他方世界顾见所度。不可计众生心怀踊跃。犹如比丘入四禅法。心意淡然无饥无渴。善哉教化不失本愿心怀自庆。而说颂曰。 如来神足力 离苦不善有 处处分身化 要度有缘者 贤劫千佛等 所度无有异 亦在三聚中 正法除非法 甘露法门开...

中阴经》 /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250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0日

蜡印

印蜡印於泥,蜡印溶解,同时泥中成字形。以譬现在之五阴灭,中有之五阴生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出泥不餘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餘来。因现阴故,...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经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经。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中有

四有之一。生死之果报有而非无,谓之有,现生与当生中间之果报谓之中有,又称中阴。中有者為灭当来之生之业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儿年五六岁,然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圆满如本有,衣服与体俱生,以惭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则...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中阴

又云中有。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也。阴者五阴之阴(新译云五蕴),俱舍宗以為有一定之中阴,成实宗以為无之,大乘宗以為有无不定。谓极善极恶之人,无中阴,直至所至。餘皆有之。大乘义章八曰:「命报终谢,名為无有。生后死前,名為本有。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為中有。」文...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