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金刚不坏精进。二者勇猛精进。三者离两边精进。四者增广精进。五者练治精进。六者无休息精进。七者清净精进。八者无比精进。九者无轻蔑精进。十者非策精进。善男子。云何菩萨精进不坏喻如金刚。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发...
《大乘宝云经》 /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 / 1004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称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诸家。叁论宗以实相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註:「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行事钞下二之一曰:「五分诸比丘欲羯磨於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间作净地并听。若通结,应云此住处共住共布萨,僧今结净地除某处。」寄归传二有五种之净地:一起心作,初造寺时定基石已,若一苾芻為检校人,应起如是心,於此一寺或可一房為僧当作净厨。二共印持,定寺基...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繫缚,脱叁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48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无明隐没,在诸佛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诸佛子受持菩萨戒。所谓十重戒者。今当宣说至心谛听。 一者不应退菩提心。妨成佛故。 二者不应舍三宝归依外道。是邪法故。 三者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 四者于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非凡夫境故。 五者若有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如是法...
《无畏三藏禅要》 / 359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Biśākhāu āsikā,又云毘舍佉鹿母,毘舍佉母。单云鹿母,又云鹿子母。夫人名。毘舍佉者,星名。此夫人之生日当於此星,故以為名。优婆夷者,总谓女子之信佛道者,又从子而称鹿母或鹿子母。俱舍光记八曰:「鹿母者,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比丘:“比丘听!”“受教。”佛便说:“是比丘,人有四因缘,贪爱有轻重,从是离道。比丘,譬一人有四妇,第一妇为夫所重,坐起行步动作卧息未曾相离,沐浴庄饰饭食五乐常先与之,寒暑饥渴摩顺护视,随其所欲未曾与诤。第二妇者坐起言谈常在...
《杂阿含经》 / 847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四分律以叁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為五衣。五分律以叁衣与覆肩衣水浴衣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叁衣与僧脚崎及俱苏洛迦為五衣。见十八物图。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译言腐烂食药。即陈弃药也。四分开宗记七本曰:「布儞阿偈,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残弃药。」Pūti-agada’。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尼休罗,眾许摩訶帝经二以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叁,以為有净饭等叁兄一妹。眾许摩訶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曰鉢枝,鉢鈘、鉢搘。支鉢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鉢若不正,应作鉢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鉢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鉢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鉢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鉢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鉢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Kolita,斛饭王之长子。出家為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上曰:「摩南拘利。」五分律曰:「摩訶男。」本行集经十一曰:「摩訶那摩。」十二游经曰:「释摩纳。」文句一上曰:「拘利太子。」同五上曰:「摩訶男拘利。」涅槃经疏七曰:「摩男拘利。」嘉祥法华义疏四曰:「摩男拘利。」玄赞...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言。得是上八事者。便获佛十八事。何等为十八事。一者用某日得佛。用某日般泥洹。从初得佛日。至般泥洹日佛无难。二者无短。三者无忘。四者无不定时。五者终无生法想言我所。六者无有不能忍时。七者无有不乐时。八者无有不精进时。九者无有不念时。十者无有不三昧时。十一者无有...
《般舟三昧经》 /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 47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9日尔时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重复善哉。汝为利益一切众生。亦为安乐一切世间。特为庄严人天大众。是故汝今以如是义。应问如来。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修行檀波罗蜜。何等...
《大乘宝云经》 /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 / 384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戒断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杀,与教人使杀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杀生戒。此不分别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為杀人戒与杀畜生戒之二种。杀人戒為大杀生戒,為四波罗夷罪之一。杀畜生戒為小杀生戒,為九十单堕罪之一。罪分轻重也。又比丘之自伤自杀,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杀者结偷兰...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译家有新旧之别。律家亦有新旧。律书中四分五分等属於旧,有部律為新。然古来多就律之註释而论新旧。唐南山之行事钞,宋元照之资持记等為旧律家,唐义净之南海寄归传,怀素之开宗记,定宾之饰宗记等為新律宗。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叁十七戒也,总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着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毘舍遮!毘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毘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餘沙门波罗门一食...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宝女白佛。所可谓言如来十力。以何等力为十力乎。而得成就。佛告宝女。假令菩萨行菩萨道。未曾归于成立下乘也。终不兴造不善之业。彼则以斯坚固之力遵诣道场。宝女又问。何谓十力。佛告宝女曰。力达处处以处处力审如有知。有限无限审如有知。设令宝女。如来处处非处处事。有限无限...
《宝女所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25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一戒,二定,叁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叁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繫缚,即涅槃之事。解脱知见者,认已解脱之智慧也。是前叁者為修因,后二者结果也。於结果中举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种之法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叁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见大乘义...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Mahā-nāman,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译曰大名。本行集经叁十四曰:「长老摩訶那摩,隋言大名。」五分律曰:「摩訶纳。」四分律曰:「摩訶摩男。」增一阿含经叁曰:「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訶摩男比丘是。」见[五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闻如是: 一时,诸上尊比丘,在波罗梨弗都卢城鸡园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多有财物,诣波罗梨弗都卢治生,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持钱财物尽买,尽买已极欢喜,得盈利极大欢喜意、极悦豫。出波罗梨弗都卢城已至鸡园中,到已礼诸上尊比丘足,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127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婬者,如针鼻缺不可復用,如人命尽不可復活,如石破不可復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復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纳叁衣之囊。又谓之衣袋。五分律廿一曰:「时诸比丘在路行,不收摄衣曳地污裂,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犯者突吉罗,应作囊盛。诸比丘作囊太长,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极长使前至脐后至腰,乃至应用麤物作。」萨婆多部律摄五曰:「叁衣袋法叁肘广一肘半,长牒两重缝之為袋,两...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Ghantā,梵语犍稚,译曰鐘,又曰磬。為作法事时集眾而打者。增一阿含经曰:「阿难即升讲堂,手执犍稚,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眾者,尽当普集。尔时復说此偈: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餘。露地击犍稚,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鉢。彼如教随作即成,特异贵好。苏摩鉢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五分律云:佛於苏摩国自作鉢坯,以為后式。令陶师烧,陶师便多作合烧,开灶视之,皆成金色鉢。怖惧言:此是大沙门神力,若王闻者...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鉢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鉢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鉢次成。」参照[苏摩国鉢]条。梵Soma ātra。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归依於佛宝僧宝之戒法也。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為二贾客及女人须闍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鉢。彼如教随作即成,特异贵好。苏摩鉢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五分律云:佛於苏摩国自作鉢坯,以為后式。令陶师烧,陶师便多作合烧,开灶视之,皆成金色鉢。怖惧言:此是大沙门神力,若王闻者...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行事钞下叁之二曰:「毘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所尊敬,是耆旧长老。」同资持记曰:「母论四名局据夏限,若如五分,取上无人,随时受称,则通大小。今时禪眾无论老少例称上座,不知孰為下座乎?」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眾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叁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餘事。」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初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叁皈已,即授五戒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何以故?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能止...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於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為十因缘。涅槃经曰:「十因缘法為生作因。」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以瑜伽论為本论,其他释论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已上二论是天亲菩萨所作。叁、显扬论。又名总包集义论。是无着菩萨所造。四、摄大乘论。又名广包大义论。是无着菩萨造。其释论為天亲及无性造。五、杂集论。又...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剃鬚髮染衣者為佛弟子出家之相,為去憍慢且别於外道之出家而為之。谓是為叁世诸佛之仪式也。因果经二曰:「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鬚髮,即发愿言:今落鬚髮,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智度论四十九曰:「剃头着染衣,持鉢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毘尼母论叁曰:「剃髮法,但除头上...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解脱,解脱知见二语之略。五分法身之第四為解脱,第五為解脱知见。解脱為涅槃,解脱知见為自觉证悟涅槃之知慧也。此二者合戒定慧之叁者,為五分法身。无量义经曰:「戒定慧解知见生,叁昧六通道品发。」见[五分法身]条。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云乏道。梵语沙门那(略云沙门)之古译也。修正道而断生死贫乏之义也。涅槃经曰:「沙门名乏,那名道,断一切乏,断一切道(邪道),以是义故,名沙门那。」百论疏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贫乏也。」 又贫道者,乏圣道之义,是沙门自谦之称。世说曰:「...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鉢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鉢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鉢次成。」参照[苏摩国鉢]条。梵Soma ātra。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沈香,叁丁香,四鬱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 又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 又叁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囉娑,訶梨勒,石密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唯识述记十末曰:「言法身者,非叁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為法身。」又[五分法身]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敕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他日殒命,子乃敬送供养丧事讫毕,辄早起沐浴,着新衣,之水上,拜谒六面而言曰:“余以恭肃敬,礼子于东方之生,彼又我敬焉。”周旋南方、西方、北方上下,面面同辞。...
《善生子经》 /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 3517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磔音窄。磔者,张也。律摄曰:「佛张手者,中人叁张手,谓佛一张手,当一肘半也。」五分律曰:「修伽陀磔手者,方二尺。」修伽陀此云善逝,是佛十号之一号也。尺者度也,周制寸尺,唐即於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盖周尺一尺,唐是八寸五分。言二尺,即唐尺一尺六寸,方与中...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曰故二。比丘在家时之妻也,对於出家时,谓之本,為配遇故曰二。五分律一曰:「我与本二作不净行。」见[故二]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初明具缘,后明真言。具缘中有眾多之支分,总略為十:一阿闍梨支分,二择地支分,叁择时支分,四造坛支分,五护持弟子支分,六图尊支分,七叁昧支分,八真言支分,九供养支分,十灌顶支分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