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剎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罗剎女国。罗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叁十叁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又曰仙誉。国王名。昔释迦如来為仙豫王时。杀诽谤大乘法之五百婆罗门,婆罗门命终后,生於地狱,悔过,发大乘之信,即生於甘露鼓如来世界。涅槃经十二曰:「我念往昔於此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豫,爱念敬重大乘经典。(中略)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煮於鑊汤之地狱也。观佛叁昧海经五说此地狱有十八鑊,一一鑊,纵广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中满沸铁。五百罗剎,鼓大石炭以烧其铜鑊,石火焰焰不灭。鑊沸上涌如星,化成火轮,还入鑊中。毁佛之禁戒,杀生噉肉,烧山野而伤害眾生,及焚杀眾生者,命终身心热,又冷如冰,欲得大温水...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在王舍城之侧,有七叶树生於巖窟之上,故名。第一五百结集之窟也。毘婆尸佛经下曰:「王舍城七叶巖。」长阿含经七曰:「佛在罗阅城毘訶罗山七叶树窟。」参照[五山]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尺度之量。言如弓之长也。鹤林玉露九曰:「荆公诗云:卧占宽闲五百弓。盖佛家以四肘為弓,肘一尺八寸,四肘盖七尺二寸。其说出译梵。」俱舍论十二曰:「二十四指,横布為肘,竪积四肘為弓。」颂疏六曰:「一肘有一尺八寸,一弓有七尺二寸。」梵Dhanu。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释迦如来往昔為宝海梵志时,於宝藏佛所起五百誓愿。悲华经七曰:「尔时宝海梵志,在宝藏佛所诸天大眾人非人前,寻得成就大悲之心广大无量,作五百誓愿已。」经文漫说五百分别為难。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叁。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罗女浴於雪山池中。仙闻女歌声,而失禪定。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叁。五百仙人,飞行空中时,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狂醉,失神足,一时堕於地。见智度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结集大毘婆娑论之五百罗汉,前身為五百之蝙蝠。西域记叁曰:「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飢冻。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盛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毘达磨藏,彼诸蝙蝠,虽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於此命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五百幼童相结為伴,日日游戏,但至江水,聚砂兴塔,各言塔好,虽有善心,而宿命福薄,时天卒雨,江水暴涨,漂流溺死。佛告眾人,五百童子生於兜率天,皆同发心為菩萨行。佛放光明,使其父母见子所在,佛遥呼五百童子来。时皆住虚空中,散华於佛,下稽首言,蒙世尊恩,身虽丧亡,得...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之等所应学者?” 佛告须菩提:“内空、外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五阴自空,乃至于道道亦自空。须菩提!是空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于是等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五阴不染为学萨云然?学灭五阴...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808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於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闍世王,雁王為佛,一雁為阿难,五百雁為五百罗汉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昔恶生王,住郁禅延城。时守门者,晨朝开门,门外忽然有五百乘车,各载宝钵,盛满金粟,皆有印封题言:“此钵与恶生王。”时守门者,告白王言:“外有宝钵,题钵言与王,不审今者,为当取不?”王自思惟:“此宝忽至,或是不祥,我若取者,将不为我家国灾害?”作是念已,即往诣尊者迦栴...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09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佛在波罗捺国為四眾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於罗,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见贤愚经十叁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天人之长寿者。色界第四禪无想天之寿命,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之最长寿也。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為八万劫,是叁界之最长寿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