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一為尘垢之义,二為无尘无垢之义,叁為到彼岸之义,此中前一為字相,后二為字义也。如此叁义,次第有空中之叁点也。大疏七曰:「又如囉字亦有叁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当知亦具叁点,叁点即摄一切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以伊字之叁点譬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见[伊字叁点]条。性灵集七曰:「叁点凝心,四量满怀。」梁高僧传八曰:「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终至鵠林,以叁点為圆极。」 又密教称理智事為叁点,手镜钞上曰:「法身是自性身,般若是自是自身,解脱是他受用身,是名理智事叁点。即大日上...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梵书(伊字)」之形為纵,譬物在异时為体之别。如花与实。涅槃经二曰:「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叁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叁目,乃得成伊叁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叁法各异亦非涅槃。」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凡解真言分字相字义二段,以初释字相后解字义為法。字相之释,通於显教,字义之释,為密教特有之深义,例如释阿字為无,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释訶字是因缘之义,是字相也,如释阿為本不生之义,訶為因不可得之义,是字义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义。故无论如何之字,入之於阿...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曼陀罗之德名。设曼陀罗,以行灌顶,十方诸佛来集,生导师当来之嘉会也。 又中臺大日之理法身,住於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叁昧,以领加持曼荼罗,為眾生说法,谓為嘉会曼荼罗。大日经具缘品之说法是也。是為自证会加持身之说。又领西方极乐之阿弥陀相而说法,是嘉会曼荼罗也。此為说...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四万义曰:「莲华部法身,金刚部般若,佛部解脱。」莲华部為理,故配於法身,金刚部為智,故配於般若,斯理斯智,解脱缠缚,显行佛地,故佛部配於解脱。见秘藏记钞叁。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在於心在於缘在於决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谓自心缘决定叁点校量,辨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而得往生,决不违背业道之理也。按观经等谓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者,应堕恶道,多劫间受无量苦,而临命终时,遇善智识教,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