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俱利

Kṛkāla,又作俱力迦,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剑,律迦,加梨加。迦迦等。龙名。俱力迦,译曰作黑。迦,译曰黑。即黑色之龙。以此龙缠剑之形,為不动明王之叁昧耶形。俱利龙王经曰:「时不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大龙有四支。」不动使者秘密法曰:「於壁上,画一剑...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轮圆具足

曼荼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為车轮,如车轮之轂輞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叁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蜜门,犹如华藏。叁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相间。以如是眾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Bhagavat,一作婆伴、婆誐鍐、婆梵、薄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梵者,谓薄声依六义转: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八寒地狱

一、頞浮陀地狱,梵语頞浮陀,或云頞部陀,华言疱。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疱起也。 二、泥赖浮陀地狱,梵语泥赖浮陀,或云泥刺部陀,华言疱裂。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也。 叁、阿吒吒地狱,梵语阿吒吒,或云嚯嚯(皆无翻)。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不能...

《三藏法数》 / 363字 / 20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蓝神

护卫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蓝:(一)美音,(二)梵音,(叁)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叁)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俱利不动明王

以剑有黑龙围绕之像為本尊者。是為不动明王之叁昧耶形,故标其本体,而称為不动明王。俱利王经曰:「俱利大龙,吞饮利剑,及以四足被绕。」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毘沙门天

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毘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於胎藏界曼荼在外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於金刚界曼荼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俱毘陀

Kovidār,又作拘鞞陀。树名。嘉祥法华疏十一曰:「拘鞞陀,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俱毘陀树花,此云破他。」(案他為地之写误)翻梵语曰:「婆利耶多者,游戏。拘毘陀者,地破。」立世经及起世经以為波利质多树之别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诺詎

尊者名,十六汉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梵达摩

Bhagavaddharma,译曰尊法,比丘名。开元录八曰:「沙门梵达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译千手千眼大悲心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剎国而立僧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其子名僧。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剎女国。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俱尸

又作拘翅,瞿翅,鴝鳲,瞿师,劬师。鸟名。译曰好声鸟。鶿鸥。见[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九条衣

叁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蓝经

佛為蓝国眾人戒十恶,说慈悲喜捨之四安稳处。摄於中阿含叁。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