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罗Sura,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一分在须弥山中,其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处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谓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华谓之天华...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在最上方世界之佛名。观无量寿经曰:「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八十华严经六曰:「此华藏世界海上方,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宝照耀庄严。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无相妙光明,佛号无碍功德光明王。」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得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于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于此经具足得闻。是名不闻而闻。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142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大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於过去為波罗奈国王,称為大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諫,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大光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所言外者...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172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复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故。何等善觉。所谓六念处。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炽盛。善心羸故慧...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051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何等为十。一者有五。何等为五。一者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212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546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世界之最底為风轮,此风轮依止虚空,其厚為十六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之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之上有金轮,厚叁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叁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曰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為地轮。自水面至金轮,其深八万由旬。可以知地轮之厚矣。见...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0467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Uruvilvā-kāśya 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毘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叁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叁人,居长者也...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10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无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