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叁諦叁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諦理,同时觉悟也。指要钞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无圆断圆悟义。」 又(人名)宜兴人。姓蒋氏,号密云。叁十岁,从幻有正传祝髮。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岁,传...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眾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 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叁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 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 叁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
《佛学大辞典》 / 77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於心,為恼乱之事也。二对於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餘之烦恼為随烦恼,又对於根本而名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於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於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於叁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於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叁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叁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叁昧耶曼,叁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叁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於八识时,第九识摄於第八识,五智摄於四智时,法界智摄於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於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徧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
《佛学大辞典》 / 730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显教之经论,处处举贤护等十六菩萨,是皆在家之菩萨也。全举其名者。但思益经与智度论,宝积经百十一曰:「復有十六大士,贤护菩萨而為上首。」无量寿经曰:「又贤护等十六正土。」法华论上曰:「如颰陀波罗(译言贤护)菩萨等十六大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智度论曰:「善守...
《佛学大辞典》 / 403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
《佛学大辞典》 / 399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具名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界大日如来所住之名。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徧照金刚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於本有金刚界坏,自在大叁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大菩萨,及四摄行,天女使,金刚内外八供养,金刚天女使...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為自证叁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依通门,则金刚界之大日亦名法界定印。无畏之尊胜轨名此智拳印曰法界印。因之法界定通於两部之大日。见秘藏记钞叁。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於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於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為性,能障精进增染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於诸染事而策励,亦名懈怠。」俱舍论四曰:「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菩萨本行经上曰:「夫懈...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萨埵(中)、欲(东)、触(南)、爱(西)、慢(北),之五金刚菩萨也。一、金刚萨埵,谓一切眾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体性坚固不变,故云金刚。萨埵译言有情,安之於中央者,以六大為诸法之根本体性故也。二、慾金刚,凡夫始遇阿闍梨,开示六大平等生佛...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徧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為大。盖非情為五大所成,而有情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仁王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於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剎剎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
《佛学大辞典》 / 1237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為一识大。此中五大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
《佛学大辞典》 / 500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圆教之极说,立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义,是曰非情成佛。圆教之意,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问有情无情也。但由迷情故,见二法之差别,然色心依正,只為一大觉,一佛成道,则无非此佛之依正,故言草木之非情,亦有成佛之义,若成佛得道,由於发心修行,草木之非情无此义者,是见色心...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金刚界之成身会曼荼罗是也。先於色究竟天五相成身,证得圆满之佛身,直降於须弥顶先从大日如来之自心流出四方四伟之四亲近,总為十六大菩萨,次从四方之四佛流出大日亲近之四波罗蜜菩萨,次从大日如来对於四方之四佛流出喜髮歌舞之四内供,次自四方之四佛為奉答之流出香花灯涂之四...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梵语曰迦他(迦為遏之误Artha之音译),见梵语杂名。事者对於理之称。显密异其义,显教以离因缘之无為法為理,因缘生之有為法為事。密教解理為摄持之义,一切之事相,各各摄持其体,则是即理,举其体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称之為六大法界。但依台家性具之义,则十界叁千之诸法,...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如来说发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叁种世间,且示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勤勇菩萨眾,及人尊亦然。眾生器世界,次第而相生。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随类形已下...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叁种虽亦係五大所成,而此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為大。二叁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叁昧耶為本...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二种无明或五种无明之一。又名不共无明。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独起,不与其他五大惑共行,谓之独头无明。与其他五大惑随一共起之无明,名為相应无明。是於六大惑中论共不共也。故独头无明亦不遮与五大惑以外之诸惑俱起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金刚界曼荼罗中之一百八尊也。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十二供养,谓之叁十七尊。加以贤劫之十六菩萨,為五十叁尊。又加以外金刚部之二十天,為七十叁尊。再加以五顶轮王,十六执金刚,十波罗蜜,地水火风之叁十五尊,為百八尊,出於出生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為年少比丘说眾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捨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煖热之火大,呼吸之风大,耳鼻空之空大,乐苦识之识大也。曰:「若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叁昧,以证圆满之大觉也。十六叁昧,即因行证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十六分渐生而至圆月故托於月光谓之十六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六大四曼叁密如其次第,配於体相用之叁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叁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叁密圆满具足之义也。」是以叁密之用大為曼荼罗也。又同末曰:「问秘密藏以何為体相用?答:以曼荼罗為体。」是以曼荼罗為体也。以其四曼為相大则处处释之不用引证。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有叁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徧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金刚界仪轨所出之十六大菩萨赞也,亦出於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又有别尊之百八名赞,即金轮之百八名赞,毘俱底之百八名赞、圣观音之百八名赞等。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金刚界羯磨会叁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萨。金刚萨埵,金刚爱,金刚善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之诸尊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