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法十喻之一。如幻术师於无实体者能变化而见是也。智度论五十五曰:「眾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演密钞四曰:「幻者化也,无而忽有之谓也。先无形质,假因缘有,名為幻化。又幻者诈也,或以不实事惑人眼目,故曰幻也。」圆觉经略疏上二曰:「幻者,谓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 +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為八囀声。一曰体声,又名汎说声,梵语為儞利提势Nirdeśa(-e),此為主格,乃汎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為鄔波提舍泥U adeśana(-e),此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為宾格;...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剎那,译曰念,剎那者,时之极少,凡物变化於极少时者,莫如心念,故剎那义翻為念。念念者,剎那剎那也。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剎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剎那者,此云念顷。」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无量义经曰:「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东南方。去是刹八万四千四天下国土。名三幔陀质(晋言遍等)。其佛名质多拘冲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晋言幻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现在说法。彼四天下世界尽甚好。东西南北十八街巷珍宝满地。柔软譬如天衣。地生柔软之草高四寸。其地所有各各异种众色。如...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 564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复次,大王!是沙门瞿昙,成就十八不共佛法。大王!何等十八不共佛法?大王!是佛如来,无有错乱,口无言说,无有失念,无有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退减,进无退减,念无退减,慧无退减,解脱无退减,解脱知见亦无退减,一切身业以智为首随于智行,一切口业以智为首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7471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九种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叁、难禪,四、一切门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烦恼禪,八、此世他世乐禪,九、清净净禪是也。原出於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於法...
《佛学大辞典》 / 151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五种之通力。身口意叁业,通用无碍,变化自在,谓之通力。一、道通,以证悟中道实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萨之通力无碍者。二、神通,神為心神,凝心修定所得,如罗汉之通力自在者。叁、依通,依凭药饵符咒等所得,如神仙之灵变自在者。四、报通,亦名业通,以果报而自得之,如诸天之变...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叁摩也。叁止之一。无明颠倒者了得实相之真性,随缘而内外之变化无动於心,安心不动也。翻译名义集曰:「止观二字各开叁义:一体心止,二方便随缘止。」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于是月星天子语月天子言。如是菩萨学名为学菩萨。复问何所是菩萨学。报言天子。菩萨学于菩萨。于是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是为菩萨学菩萨。于身无所学亦无所获。亦无所失亦无所亡。如是天子。菩萨学。复言天子。如是学为如来所授决耶。月天子语月星天子言。不作是学...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 645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佛地论七,立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如其次第,以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之住处。此中法性土為理土,而受用变化之二土為事土。又法性受用之二土唯為净,而变化土通於净秽。大乘义章十九曰:「一法性土,二实报土,叁圆应土。」与前异名同体。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过去际之方便者。是宿命通也。二、出生无碍天耳智通。此智通為出生闻十方音声无碍天耳之方便者。是天耳通也。叁、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议心心所法之方便者。是他心通也。四、出生无碍天眼观察...
《佛学大辞典》 / 462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五浊者,住劫中自人寿二万岁之时為始,初则其浊轻微,渐从时代之变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浇季之今时,愈益增长,故谓之五浊增时。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幻化之法门。圆觉经曰:「诸菩萨,以寂静慧,復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眾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释籤四之一(科本)曰:「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无所得。是故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惑,以幻大悲利幻含识,自他功毕,於幻涅槃得无所得。」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实色身,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於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是為实色身。二化色身,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為眾生变化种种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见佛地经论七。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於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為常,是真常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达於一切诸法如幻之理之叁昧也。又现作种种如幻之事之叁昧也。圆觉经曰:「修习菩萨如幻叁昧方便,渐次令诸眾生得离诸幻。」智度论五十曰:「如幻叁昧者,如幻人一处住,所作幻事徧满世界,所谓四种兵眾宫殿城郭饮食歌舞杀活忧苦等。菩萨亦如是,住是叁昧中能於十方世界变化徧满其...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在巴质树下绀琉璃石。佛坐其上为母说法尽夏三月。与大比丘僧众俱。比丘八千皆得罗汉。诸垢已尽神足备具能在所作。为菩萨七万二千人。神通已达皆得陀邻尼。悉知一切人心之所行所欲。自在遍至诸无央数佛刹。时佛与无央数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诸天...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 6659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时分与地位也。谓於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是為显假立法之词。例如波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為假立於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论曰:「叁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法為假立於色与心或心所叁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是无别体性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初禪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禪初禪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禪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禪天有二种变化:一、二禪二禪化,能变化自地也。二、二禪初禪化,能变化初禪地也。叁、二禪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叁)叁禪天有四种变化:一、叁禪叁禪化。二、叁禪二禪化。...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文殊师利!如转轮王小功德成有尽德聚,有贪、有瞋、有痴、有取、有结、有使,是转轮王,一切无有作怨敌者。所以者何?文殊师利!是转轮王无有诤恼。文殊师利!岂况如来转大法轮,无量大智,功德庄严具足成就,得无断大悲,游行无漏法虚空中,七助菩提法宝成就,以不忘法,转大法...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8933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常曰教化,教人转化恶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佛受化。」又曰:「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华严经疏五曰:「化谓教化。」 又(术语)谓以通力变现种种之相也。此能变化之心,有十四种,所变化之相,有八种。大品经一曰:「解了诸法如幻。(中略)如化。」大乘义章十五曰:...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即身义有叁义:一法,大,羯,叁如其第次配於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叁,法,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叁叁,法,大,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叁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阿儞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剎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剎那无常,谓剎那剎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叁曰:「一切有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示动词之变化,名為丁岸哆声,有十八之不同,名為二九韵。寄归传四曰:「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声也。」参照[底彦多]条。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于是月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可怪如来深微乃如是。是佛世尊无上正真。甚可怪。菩萨所施行。如是名为眼见诸法行。不起自好益身败道之行。从久远已断离身想之行。于无央数劫行。而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而不堕落究竟于道。满足佛法有几法行。世尊。菩萨于深法行。不于亿百千万佛而作证。...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 5366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堪受戒之道具。即许受戒者也。南传之障法,非结节疮等诸病者,不男,未开放奴,负债者等及满二十岁以上,衣鉢具足者,皆為戒器。四分律叁十五,举十叁难十遮。即不犯边罪,不犯比丘尼,非贼心入道,非坏二道,非黄门,非杀父,非杀母,非杀阿罗汉,非破僧,不恶心出佛身血,非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於地。(中略)方圆丈六,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於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為煎饼。砂糖。(中略)蜜,於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