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叁顿棒。山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叁顿棒,不知过在甚麼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山於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无门关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纸製之衣也。五灯会元临济下有纸衣和尚。曹山录有纸衣道者。北齐书元宗纪曰:「回紇入东京,肆掠荡尽,士民皆衣纸。」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画像而言,性灵集七曰:「龙猛菩萨龙智菩萨真影等都二十六幅。」教行信证六末曰:「图画真影。」又真身之影现也。承远和尚碑(韵府)曰:「胜缘既结,真影来影。」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欲使代人礼他,则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礼拜。即传拜也。释氏要览中曰:「代礼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方,和尚知彼有灵踪圣像名德人。和尚令传礼於彼,其弟子得侧身受和尚礼。」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临济临迁化时,据坐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叁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云:已后有人问儞,向他道什麼?叁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然示寂。见临济录,会元十一,从容录一(十叁则)。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数名。见[俱致]条。 又(人名)僧名。唐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住金华山寺时,常诵俱胝佛母陀罗尼,故人呼之曰俱胝和尚。见无门关首书。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觅他踪迹不见。一日厨前拋散米麵。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践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见,使礼拜。」见碧巖九十七则评。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矣。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竇拈云:我要不全底头角。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竇拈云:犀牛儿犹在。资福画一圆相。於中书一牛字。雪竇拈云:适来為什麼不得出。保福云:和...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说息灾增益及降伏事。三种护摩差别之法。依作彼曼荼罗。随事而作护摩。若作息灾护摩。面向北坐。若作增益护摩。面向东坐。若作降伏护摩。面向南坐。若作息灾曼荼罗及与护摩。其炉圆作。若增益方。若作降伏三角。若作息灾曼荼罗及护摩。应用白色。增益黄色。降伏黑色。若作息灾事...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2898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亦名三部三摩耶印。于一切曼荼罗。通用之印。其护身印及结方印。惊觉奉迎之印及灌顶印。辟除障难印奉献香华等印。息灾难印碎伏难印。系缚难印解放难印。如是等印。于手印品皆悉广说。如前所说。净治及护身法。其皆用手印相应而作。若欲碎伏难伏者。当用金刚母跢迦(二合)罗印。及于...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1615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唐光明寺善导,称光明寺和尚。闻河西道绰讲净土之观经,发心於念佛一门,悃篤精苦,头燃如拂。续至京师,激发道俗,专使愿求往生。叁十餘年无别寝处,除洗浴外,曾不脱衣,举目不见女人,一切名利心不起念,写阿弥陀经,十万餘卷,所画净土之变相叁百餘堵,尝称佛名,口出光明。高...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溈山五峰云巖,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溈山:併却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恐己后丧我儿孙。」见碧巖集第七十则。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于晨朝时。自应念诵。着新净衣。于曼荼罗所用真言。先须熟诵。诣于彼处。先以办事真言。持诵香水散洒。还以此真言持诵五色绳。得好瑞相方可合绳。其五色者。谓白赤黄青黑如。其绳色彩色亦然。先应归命三宝一切诸尊及与供养。然后絣绳。从东起首。其阿阇梨于东南角。手执其绳面向...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3768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叁昧其名甚眾,功高易进念佛為先,因以莲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勅开莲宗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溈山与仰山摘茶次。溈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溈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溈云:放子叁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应作召请法。一日已前。于晨朝看日出。方着衣而记以心。布置诸尊座位。依其本法所说。饮食如法净洁意所爱乐。自及弟子应吃其食。于日没时澡浴清净。着净白衣。及与弟子持诸供具。诣前所净曼荼罗处。次于中央以白檀涂香。作圆曼荼罗。量十二指。为曼荼罗主座故。即以手按上。诵彼...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37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此宗以华严经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為叁祖,清凉澄观法师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师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為七祖,大唐道璿律师於日本天平八年齎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荼毘佛身时,全身悉為细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损,现形在灰烬中,是云佛牙舍利。时有捷疾鬼盗佛牙去,其后毘沙门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师云。后分涅槃经曰:「帝释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剎隐身随帝释后,眾皆不见,盗取一双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细碎其物也。传灯录七大梅章曰:「庞居士因问大梅常和尚,久闻大梅,未审梅子熟未也?师云:何处着觜?居士云:百杂碎。师展手云:还我核子来。居士无语。」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纪传不详。日本明匠略传引叁国高僧碑曰:「法润阿闍梨者,青龙寺东塔院义操和尚之付法也。又祖师慧果阿闍梨之入室也,以胎藏金刚两部之大法并诸尊之瑜伽秘法,付属玄法寺法全阿闍梨净住寺道昇和尚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叁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
《三藏法数》 / 569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五灯会元曰:「宣览禪师传龙潭栖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潭便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依梵网经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说其戒相,问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於言下受得戒也。梵网经义疏上曰:「直说十重相,问能持不。次第答能。」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羯磨梵语,译曰作业,即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叁羯磨者,叁读羯磨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谓之羯磨。是為完全受戒...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复更说如前不说阙少之法。于诸曼荼罗法所未说者。其阿阇梨善解明藏及与真言。具戒清净及有慈悲。妙解画曼荼罗。直心清净者。应作曼荼罗。或于舍上。广净其处及令平正。以白土涂亦应得作。或于神庙亦应得作。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治。于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罗者。应...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868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復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為相?次第迁流修而復始」也。而此问意...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吴越时,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麼?曰:只為他会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我今当说通摄一切。作曼荼罗秘密次第。广略大小总在之经。于诸佛部曼荼罗中。无能胜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于莲华部曼荼罗中。善住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于金刚部曼荼罗中。除避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我今都说彼等三千五百曼荼罗中次第之法。是故应当要此经法。而作一切诸曼荼罗...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12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二祖慧可之故事。慧可参达磨,时天大雪,积雪过膝亦不动。磨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可悲泣曰:惟愿和尚开慈悲甘露门,广度群品。见传灯录达磨章。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言於义理量裁简别也。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於问答:称為料简。大部补註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大传云:简车马也。即量裁选择之义。」安乐集记上曰:「料简之言人师不同,今家标章犹名料简。和尚总以解释皆名料简。天台唯局问答名料简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