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叁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因缘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所生一切诸法者,即根尘相对所起诸心法也。) 二、相空观,相即相状也。谓藏...
《三藏法数》 / 21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亦名唯识观,出宗镜录) 一、寻伺,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叁观观之,是名寻伺。(粗心在缘曰寻,细心分别曰伺。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真如,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 10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境為所观之境,行為修断之行。果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叁性有体无体,有為无為等,谓為境。已知境界,则修习闻思修叁慧,凝五重唯识观,谓為行。果者,谓有漏之修,能感世间一切之妙果,无漏之修,永灭诸障而得大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唯识观,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于念念间,悉以叁观观察所起之心,是名唯识观。(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实相观,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叁观,观于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三藏法数》 / 113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徧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法相宗观万法唯识之理,自麤及细,立五重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之唯识观也。遣虚存实者,观叁性中徧计所执性体性空无而...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天台一心叁观之法也。天台之观法,以吾人平常之心念,為所观之境,故别於华严之法界观,法相之唯识观等而称為心观。佛祖统纪(慧文传)曰:「佛以心观口授南岳。」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於心内现影像,以之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能缘名见分,而此见分即行相也。然则由唯识观之,则我為见分行相,俱舍為相...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乘之观法也。观诸法為因缘生,性空无我也。许因缘生之相许為实有而观性之空无,故名性空观。二、相空观,般若经所说大乘之初门也。观诸法之相為空也。视為有实之相,尚為凡夫之妄见,如实无其相,而指空华為实有也。此更进而空无诸法之...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法相大乘於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為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见[四寻思观]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為破空有二执立此二观。观无实我实法,谓為空观,以破有执。观有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為有观,以破空执。法相宗立五重之唯识观,其中第一重之遣虚存实观,即是空有二观也。义林章一末曰:「由无始来执我法為有,拨事理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