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条搜索结果

九曜曼陀罗

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闍梨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為九曜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兜率内院

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法堂

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无不修。是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一者人天十。二者声闻十。叁者缘觉十。...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1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知识品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在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彼当与知识从事,恭敬承事。” 须菩提问佛:“菩萨摩诃萨知识,当何以知之?” 佛语须菩提:“佛天中天,是菩萨摩诃萨知识;若有说般若波罗蜜者,教人入是经中,是菩萨摩诃萨知识;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2457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生经

生童子,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佛见之而说佛法之六方礼,父母為东方,应以五事敬顺。师长為南方,应以五事敬奉。妻妇為西方,应以五事敬待。亲族為北方,应以五事观敬。僮僕為下方,应以五事敬授。以沙门婆罗门為上方,应以五事供奉。礼敬如是诸方,则死得生天。此...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善生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根本,心不攀缘一切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盲龙

有一盲龙,名颇罗机梨奢,举声大哭,言。大圣世尊,愿救济我,我今身中受大苦恼。日夜常為种种诸患唼食,居热水中无暂乐。佛言汝过去世於佛法中為比丘,毁破禁戒,外现相,广贪眷属,名声达四方而受供养,以恶业因缘,今受此盲报。见大集经济龙品,净心诫观。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毘陀罗

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罗,即诵咒术,是名毘陀罗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常瞿利童女

除虫毒之尊也。常瞿利翻云大体,或作常瞿利毒女,又作常瞿利童子。毒女经谓「此常瞿利,虽现女人,而实非女,男子,诸佛菩萨智慧神通,能為眾生现种种身,摄化诸毒。」此言其為男性也。童女经言:「我游香醉山,见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以鹿皮為衣,以诸毒蛇為瓔珞,将诸...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须达拏

Sudāna,又作须大拏,须提梨拏。新作苏达拏。太子名译言牙,爱,好爱,与,施等。佛之前身,行布施行之名也。智度论十二曰:「须提梨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转。」玄应音义五曰:「须大拏,或云须达拏,或云苏陀沙拏。此云与。亦云施。...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品曰:「佛自讚言:我所说法,初中后,义,语,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一面观音

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经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男子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人道

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业报差别经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行,故生人道。」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力

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夜摩

Yāma,具曰须夜摩Suyāma,苏夜摩。欲界六天中第叁天名。旧曰燄天。译言时分,分。以知时分受五欲之乐故也。智度论九曰:「夜摩名分天。」探玄记六曰:「夜摩者,若具云苏夜摩。苏者,此云也。夜摩者,此云时也。」佛地论五曰:「夜摩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柔和忍辱衣

弘经叁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男子!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富楼那

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