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条搜索结果

沤鉢罗

Ut ala,又作鉢罗,优鉢罗,乌鉢罗,花名。译曰青黛花,青莲花。其花青色,叶细长,香气颇高。摩訶般若行瑫音义曰:「沤鉢罗,沤乌候反,此云青莲花,又云青黛花。」慧琳音义二曰:「鉢罗花,唐云青莲花。其花青也,叶细陿长,香气远闻,人间难有,唯无热恼大龙池中有,或名...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鉢罗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鉢罗,此云黛花也。」见[沤鉢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摩罗耶

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天竺境摩利伽罗耶国界,而因国以立山名。其山中多出白旃檀木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罗耶山,亦云摩罗延。摩罗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山在天竺境,因国為名。其...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天竺

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篤,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钵罗

见[沤鉢罗]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四天王

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金刚爱菩萨

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天竺

五天竺之一。天竺区划五方而当於方者,谓之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旃檀

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泉水牯牛

「赵州问泉曰:知有底人,死后向甚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州云:谢师示诲。泉云昨夜叁更月到窗。」见会元四赵州章。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白马寺

在河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於鸿臚寺。遂取寺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叁里,御道。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陈那

Dinnāga,菩萨名。译曰童授,或译曰域龙。佛灭后一千百年顷出现於印度案达罗国,作因明正理门论,是新因明之祖也。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此言授童。」因明后记曰:「域龙者,梵语此云陈那是也。」大部补註曰:「陈那,具云摩訶陈那迦,此翻大域龙。」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下间

凡入堂己身之左為下间。法堂方丈西,僧堂,库司北,是下间也。见象器笺二。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鉢罗

见[沤鉢罗]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赡部州

旧云阎浮提,新云赡部洲。阎浮者,即赡部之树名,提者,洲之义,此洲中地有赡部树,故以為洲名,在须弥山方之咸海中,故云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光明山

观音之住处,补多罗山Potalaka之别名。六十华严经五十一记善财童子之询曰:「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徧推求,见观世音住山西阿。」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印度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阿逸多

Ajita,旧称阿逸多,阿嗜多。新称阿氏多,阿制多。译曰无能胜,最胜之义。是弥勒菩萨之字。维摩经什註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天竺婆罗门子。」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氏多,此云无胜,旧言阿嗜多,或作阿逸多,皆讹也。是弥勒今生名也。」慧苑音义上曰:「阿逸多,正...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梨,是西方一类小枣者也。」见婆梨条。(CBETA註:疑為见[婆陀梨]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鉢罗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鉢罗,此云黛花也。」见[沤鉢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憍萨罗,又号為大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法。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日照四洲

起世经云:劫初,世间黑暗,尔时忽然出生日月及诸星宿,便有昼夜年岁时节。日从东方出,绕须弥山半腹而行,照于四洲,遂有昼夜不同。(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一、阎浮提日正中时,谓阎浮提日正中时,东弗婆提日则始没,西瞿耶尼日则初出,北郁单越正当半夜。(梵语阎浮提...

《三藏法数》 / 289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四山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山,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山,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

《三藏法数》 / 33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赡部洲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天竺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又作键、蹇、健男、羯。译曰坚厚、坚固、凝厚。胎内五位之一。人於胎内至第四七日肉团坚厚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键,旧云伽訶那,此云坚厚。至第四七日,肉团方坚实。」俱舍光记九曰:「健,此云坚肉。」大佛顶经七,作「羯。」梵Ghan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多罗僧

见[鬱多罗僧]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吠世史迦

Vaisṣ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為胜於他,故名胜论。论师名露迦Ulūka,此译鵂鶹。又羯拏僕。此译食米斋。先於佛出世甚久远。见[优楼迦]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铁塔

天竺有铁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经,龙猛菩萨(旧译龙树)入其中,值金刚萨埵,传受两部之大经,金刚智叁藏口传,其弟子沙门智藏(不空叁藏之法讳),记之於金刚顶经义诀,是铁塔说之本据也。日本东密台密皆依用之而不疑。安然之教时问答叁曰:「沙门智藏金刚顶义诀云:此经有百千颂...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鬱多罗僧

Uttarāsaṅga,又作多罗僧,优多罗僧,郁多罗僧伽,怛罗僧伽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鬱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或作沤多罗僧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怛罗僧伽

见[鬱多罗僧]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达罗毘荼

古国名,在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毘荼国,周六千餘里,都城号逮志补罗。周叁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丰盛,多华果,出宝物,气序温暑,风俗勇烈,深篤信义,高尚博识。而语言文字,少异印度。伽蓝百餘所,僧徒万餘人。」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修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智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尽孝于父母 净信于三宝 乐修菩萨行 于四无量心 刹那无有间 常乐大乘法 住于菩萨戒 恭敬阿阇梨...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 大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 5930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覩货罗

Tukhāra,国名。西域记一曰:「出铁门至覩货罗国(旧曰吐火罗国误也),其地北千餘里,东西叁千餘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刺斯,大雪山,北据铁门。(中略)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叁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毘舍离

Vaiśāli,又作毘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釐。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士住此国。又,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為第二结集之处。此国内之种族曰离车,亦曰跋闍子(此国城之鼻祖名离车,当时有叁城郭,开扩庄严,名毘舍离,详说於善见律中,载离车之部...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日本佛教

日本慧若所着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钦明天皇十叁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叁论,华严,都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禪戒四者之法门,以...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除盖障菩萨印明

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於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係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眾生,係多是利益义,谓利益眾生也),驃也伽多(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显现也),怛囕怛囕囕囕(怛览真如无垢义,览无垢也,上所谓除者,除何事,谓除四垢也,凡夫爱见垢一...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