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条搜索结果

百福庄严

菩萨叁大阿僧祇劫之后,更於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叁十二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也。智度论四谓若过叁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叁十二业因缘。问曰:叁十二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一字佛顶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徧诸觉者),勃琳[合牛](种子)。」次世尊说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处持此佛顶咒者,五百由缮那出世世间一切咒王悉无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诸大菩萨,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诸天小威力者。若...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2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字金

具云一字金佛顶法。金佛顶者,尊体之名。以名叁身具足之咒,為秘中之甚秘者。叁摩耶形為八辐。尊像為黄金色或白色。坐八叶白莲华上。手结智拳印。顶有肉髻之形。其上更有髮髻。形如王。故名。祈一切悉地及除灾,修其法。是五佛顶尊之一也。大日经疏五曰:明五佛顶「此是释...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大明王

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叁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叁、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大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2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叁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圆具足

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圆具足。為车,如车之轂輞辐等,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叁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叁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间。以如是眾德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1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字佛顶王经

唐菩提流支译,六卷。略曰五佛顶经。佛以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叁摩地,现大转王之,说一字佛顶王咒已,时大千震动,魔宫火起,地狱苦息,观世音金刚主二大菩萨,闷绝躄地。佛復说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萨即醒起身。次说白伞盖顶王咒,次说光聚顶王咒,次说高顶...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智

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也。一寂灭之,种种之行类貌皆知,名一切种智。此智观叁諦,若言一寂灭之,即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貌皆知,即是双照空假二諦也。见止观叁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盖

一天盖也。维摩经中所说不可思之神变。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毘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徧覆叁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悉於中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尊形

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剑印(印铃也,是此尊之叁昧耶形)及萨埵羯磨。五眼布忿怒,叁首马王髻。」秘藏记末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即牙菩萨,是寂静身。」补陀落海会轨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