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条搜索结果

轮圆具足

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為车轮,如车轮之轂輞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叁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叁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相间。以如是眾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法数》 / 183字 / 1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月叁身

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0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甘露王

阿弥陀之别号。阿弥陀之咒,谓之甘露咒,故阿弥陀谓之甘露王如来。弥陀化身说法,澍甘露之雨,以是称其德也。但此时之梵语曰阿弥利帝。胎藏曼陀罗大钞一曰:「阿娑缚抄云:阿弥陀、阿弥利帝,梵语也。此翻无量寿,无量光,又正云甘露。故大咒云十甘露明,依之甘露王如来云:服甘露...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身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无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身

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叁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於报土而自受法乐者。四他受用身,对於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者。五胜应身,对於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於二乘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足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藏法数》 / 101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化身

佛叁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為眾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為欲利益安乐眾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