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条搜索结果

智拳印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铁觜虫

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復有眾生,忽被掷置粪秽深坑。坑中有虫,其觜銛利,纯是钢铁,长十六。啄噉眾生皮骨髓脑。」十住毘婆沙论七曰:「家是铁觜虫,不善觉观,常唼食人。」智度论曰:「阿鼻地狱中有铁嘴毒虫,从鼻中入,脚底出。从足下入,口中出。」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手之一。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叁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也。(梵语叁摩提,华言等持。离昏沉掉举,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诸漏即叁界生死也。)

《三藏法数》 / 113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外缚印

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出现於外者。又名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叁。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外缚拳。為解结使之缚之意。显十地圆满之形者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护印

顺於如来藏申二水(第四),使头相柱如山峰,其二火(中),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又开二空(大),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萨婆怛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萨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归命也),微湿囀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养...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光网童子印明

以左手作拳申头,稍屈第叁节,如鉤形,立大而押之。是鉤印也。真言曰:「归命係係俱摩囉摩耶揭多。」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唵字印

侧掌屈风,餘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餘申直,净行吉祥印,名為唵字印。」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宝生如来

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叁,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与小,中与头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刚藏王

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七珍万宝

七珍者,七种可珍重之宝也。与所谓七宝同。万宝者,一切之财宝而言。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十二大人相

一者足下安平。二者足下千辐轮。叁者纤长。四者肤足跟。五者手足网缦。六者手足柔软。七者肤[跳-兆+专]肠如伊尼近鹿王。八者踝骨不见。九者平身立手摩两膝。十者阴藏如马王。十一者身圆满如尼呴类树。十二者身毛上靡。十叁者一一毛右旋。十四者身如金色。十五者圆光一寻。十六者...

《法门名义集》 / 256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钵印

仰两手掌,其头已下四头,左右各捻,左右大,各着於其头侧。饭食供养印与地神印,佛部叁昧耶印,地藏菩萨之印,共為此鉢印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二面观音

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誌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誌公像,公以[(改-己+牙)/力]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捨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徧身青色,两眼俱赤,揽髮成髻,其头髮之色,黑赤交杂,如叁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

《佛学大辞典》 / 53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坏衲

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迦叶尊者,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准胝法

此道场观,先观想地结上金刚墻内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宝山,山上有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臺,莲华上有月轮,轮中有嚩字,其字变成未敷莲华,莲华变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黄色。有十八臂。持种种叁昧耶形(出本顶),着白轻罗绵,坐赤莲花。额有眼(即叁眼),眷属围绕。其印契以二小二...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宝林

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央掘摩罗

Aṅgulimālya,旧称央掘摩罗,央仇魔罗,央崛鬘,新称鸯崛利摩罗,鸯窶利摩罗。译曰鬘。佛阤在世时,住於舍卫城者。信奉杀人為得涅槃。因此邪说,出市杀害九百九十九人,切取各人之,戴於首為鬘,第千人,欲害其亲生之母,佛怜愍之,為说正法,即改过懺悔而入佛门,后得罗汉果...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外五鈷印

见五鈷印条(CBETA註:疑為见[五股印]条)。合两手之小,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而又形一鈷,开左右之头,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而形一鈷通成五鈷。而交叉左右之无名,容於掌内,為内五鈷印,出於手背,為外五鈷印。见图印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莲华印

莲华形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莲华印,谓大相持,餘叁散舒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鉢印

仰两手掌,其头已下四头,左右各捻,左右大,各着於其头侧。饭食供养印与地神印,佛部叁昧耶印,地藏菩萨之印,共為此鉢印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慈明虎声

慈明圆禪师,泉大道来参。问曰:白云横谷间,道人何处来?泉顾左右曰: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呵曰:未在,更道。泉作虎声。师打一坐具。泉推倒慈明。明亦作虎声。泉退身大嘆云:我对七十餘员善知识,唯师可继得临济正宗。见会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谛

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万象为真如,会叁乘归实际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

《三藏法数》 / 127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说法印

说法之印契也。有叁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与拇头,餘舒散,左手仰於心前,右手覆於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与拇,无名与头散而稍曲,使小直立,横左手安於胸上,竪右手安於乳。叁捻两手头与拇,中无名小叁并舒,左手仰掌,安於胸上,以右手腕着於...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