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叁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见[宗派]条。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波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叁十七年以来,寄赠之於各地图书馆,法...
《佛学大辞典》 / 623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鉢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眾所乐,採集以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场,智者大师於此传法。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银地岭在天台县北叁十里,与金地岭相接,相传為定光佛示现处。」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阿毘曇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智度论十八於佛法明蜫勒门阿毘曇门空门之叁门,其中曰:「阿毘曇门,或佛自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又智度论二曰:「阿毘曇叁种:一者阿...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一似黑,二似青,叁似赤。似黑者,即緇色,為黑泥之色,似青者,铜青也,似赤者,果实之染色,天竺谓之乾陀色,支那谓之木兰色,日本谓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作卧具(叁衣),应作两重染令坏色。或青(极好深青,律文不许,随时污色,事在开听)或泥(...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人亡后叁年等修佛事追荐其人谓之年忌,又云年迴。盖佛教弔祭亡者止於中阴七七日也(大灌顶经梵网经等)。故支那称為累七斋又称七七斋。每七日修斋会也(释氏要览下),然百日已后之佛事,於佛教无本据,其中百日与一周忌叁年忌依支那之儒礼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叁年...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晨昏大鐘,打之一百八下也。勅修清规法器章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叁通,各叁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叁下稍紧。」其百八之数,支那之世典以為合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谈采餘曰:「鐘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西印度优禪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叁十餘岁来支那,受武帝好遇,会逢国难,往北齐,赴东魏,流离间,述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等译,及世亲传等着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岁七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叁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释氏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典号為内。」又。治心之术,名為内教。修身之教,名為外...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一、径山兴圣万寿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在寧波。叁、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寧波。四、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五、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在杭州。此為宋南渡后所定。后元文宗时,建金陵之天界大龙翔集庆寺独為五山之冠。明朝依之。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北方佛教之对,阿育王以后,传播印度南部,锡崙,暹罗,缅甸等地之佛教也。现存此等地之经典,皆為巴利语,小乘教也。其由北印度存在於西藏支那等之经典殆為原文,大乘教也。如斯南北异其趣,故以地理区分称為南方佛教。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Mahācina,印度人,呼汉地曰摩訶至那。摩訶译曰大,尊称也,至那或书真丹,震旦等,正為汉地之称。见[支那]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授戒之坛场也。梵云曼陀罗,译曰坛。高筑之,故云坛。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结坛场,羯磨咒术,其类颇固。」其滥觴,在天竺者,楼至菩萨请筑戒坛為比丘受戒,佛许之,使於祇园精舍外院之东南建坛。见释氏要览上。在支那者,曹魏嘉平正元中,曇柯迦罗...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平阳武阳人,俗姓龚。叁岁度為沙弥。姚秦弘始二年己亥,与同学慧景,道整等发长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还,经叁年达青州。后就京师道场寺译出经律。遂寂於荆州之辛寺。寿八十有六。有自着之旅行记曰法显传。见梁僧传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叁法显发见西...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山内晨昏打鐘者,支那之寺规也。勅修清规法器章曰:「大鐘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十剎之外,甲於禪剎者。象器笺一曰:「支那甲剎,有龙朔山集庆寺,华严山显报寺等,不得尽录。日本甲剎有平安山佛心寺,灵龟山景德寺等,不得尽录。」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梵语犍稚。译為鐘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而其用法则同,故配译之耳。磬原為支那之乐器,以石為本。金者假用也。见[犍稚]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為支那净土教依典之七经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大阿弥陀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称讚净土佛摄受经一卷,鼓音声叁陀罗尼经一卷。皆為讚叹净土之经典。故亦曰称讚净土七经。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Harivarman,叁藏名。译曰狮子鎧,狮子钾。成实宗之祖。生於中印度婆罗门家,初学数论外道,后就萨婆多部鳩摩罗陀闻发智论,更转赴大眾部,又研究大乘作成实论。出世年代,或谓係佛灭九百年,不确,其成实论支那翻译為西纪四百十二年也。出叁藏记十一曰:「訶利跋摩者,宋称狮子鎧...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梵名僧伽跋摩Saṁ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罗Saṁgha āla,印度人,广学群经,曹魏嘉平五年来支那,於洛阳白马寺译无量寿经。见梁高僧传一(曇柯迦罗传附)。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十卷,唐达摩流支译,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佛於伽耶山顶放光明,徧照十方,摄入面门,授记於月光天子,当於支那国作女王。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来问一百一事,佛以十法答之。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赡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 ta池(旧曰阿耨达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ṅgā,旧名恒河,又云恒伽河。自池之东面出,一匝而入东南海。二、信度河Sindhu,旧云辛头河。自池之南面出,一匝而入西南海。叁、缚芻河Valsu,旧云缚叉河。自池之西面出,一匝而入西北海。...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 (一)叁藏之一。对於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第十五所谓:「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大毘婆沙论第一等所谓律及论,詮戒及慧,而经则詮定者,即是也。论其字义,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谓:「能...
《佛学大辞典》 / 1373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即[支那],翻译名义集脂那条云:一云支那,此云文物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二云指难,此云边鄙,即贬挫此方非中国也。西域记云:摩訶至那,此曰大唐。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二。〉Etudes.l’Iconogra hic Bouddhique de l’Inded’a rs des Documents Nouveaux.印度佛像研究(Foucher着,一九○○)。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 alaises et Tibtes,de Lacollectu. Hodgson尼波罗西...
《佛学大辞典》 / 1161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有十叁宗:一毘曇宗,二成实宗,叁律宗,四叁论宗,五涅槃宗,六地论宗,七净土宗,八禪宗,九摄论宗,十天台宗,十一华严宗,十二法相宗,十叁真言宗。以上所列,多依兴起弘传之次第而举之。见叁国佛法传通缘起上。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像法之教化。佛教之来支那,在经佛灭后五百年之正法时后,故為当时佛法之总称。又以儒為名教,故以佛為像教,以拜佛像故也。西域记序曰:「慧日沦影,像化之迹东归。」俱舍颂疏一曰:「圆暉多幸,遭兹像化。」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一、中天竺山天寧万寿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在乌程县。叁、蒋山太平兴国寺,在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在苏州。五、雪竇山资圣寺,在寧波。六、江心山龙翔寺,在永嘉县。七、雪峰山崇圣寺,在福建侯官县。八、云黄山宝林寺,在金华。九、虎丘山云巖寺,在苏...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语禪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於禪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禪者,经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Guṇaviddhi,比丘名,译曰德进,安进。中印度人,齐武帝永明年中来支那,诵大小乘二十万言。见歷代叁宝记十一,梁僧传叁,开元录六。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又曰南岳。古支那之衡州。天台宗第二祖慧思居之。辅行一之一曰:「博物誌云:嵩高為中岳,属豫州。华山為西岳,属同州。泰山為东岳,属兗州。恒山為北岳,属冀州。衡山為南岳,属荆州。后开衡州,从山為名。」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旱时,依修法乞降雨也。又曰请雨,或曰祈雨。古自印度行之,海龙王经,大云经请雨品,大云轮请雨经等说此法。皆请龙王,又诵孔雀王经。支那日本广行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全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支那以拱手為敬,印度以合掌為敬。观音义疏上曰:「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国合掌為敬。手本二边,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或云:叉手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為祇支(左右衣),与覆肩衣(右胃衣)之二物,来支那合此二物。加袗袖,称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语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离而着為袍服,上下缀一為直裰。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大圣出世,说大小半满之诸教,摄化一切机缘。灭后贤圣各依教分宗以化益有缘。今列举灭后叁国之诸宗如下。(CBETA註:见[天竺宗派]诸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