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vārthasiddha,又作萨婆悉达多,萨婆頞他悉陀,萨缚頞他悉地。悉达太子之具名。译曰一切义成就,一切事成。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有部毘奈耶杂事二十曰:「一切事成,梵云萨婆頞他悉陀,此是菩萨最初立字。」慧苑音义曰:「悉达...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一婬习因。婬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於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二贪习因。贪习之心,往来计算,而发相吸,吸搅不止,则感水,积风為寒,结水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叁慢习因,慢习交凌而发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则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波罗闍已迦,波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於内法而弃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於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眾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阴者,梵本应言鉢罗娑陀。案阴音应以於今反注也,阴阳之阴也。(中略)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麤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或名...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U 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陀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於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曇。优婆尼沙曇,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於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Rā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為和上,而彼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后於法华会上迴於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於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言喜增。及兄王為邻国之王所杀。嗣兄為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译戒日。立六年復兄之讎,臣五印度,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垂叁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於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设饮...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a悉曇十二母韵最初之韵。五十字门之一。又作遏,哀,曷,安,菴,頞,噁。此音為本生一切之梵语,此字為元,生一切之梵字也。大日经疏七曰:「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為眾声之母。」同十二曰:「阿字為一切字之种子。」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又作筋斗,巾斗。唐之俗语。為倒翻身也。斤是其本字,餘皆為假用。祖庭事苑七曰:「斤斫木具也,头重而柄轻,用之则斗转,為此技者似之。」斗者柄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摩訶吠室囉末那也提婆喝囉闍陀罗尼仪轨之别名。以此毘沙天王之仪轨,為般若斫羯囉之译故也。梵Prajñācakra(智慧轮)。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八热地狱之第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参照[地狱]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以譬恶比丘之害清眾。涅盘经叁曰:「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壮人首生白髮,愧而剪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復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止观二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无令毒树生长者宅。」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於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於亭上揭义成殿之额。义成乃悉达太子之幼名,一切义成之略。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ārtha-siddha,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Manoratha,论师名。译曰如意。世亲菩萨之师也。西域记二曰:「末笯曷罗他(唐言如意)论师,於此製毘婆沙论,论师以佛涅槃之后一千年中利见也。」见[如意]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於道。佛讚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鉢罗婆陀。(中略)或翻為聚,故法华...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詮者,显也。显真理之文句云真詮。宗镜录二十六曰:「金是身外之浮财,岂齐至教。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詮。」俱舍颂疏一曰:「咀以真詮,狎以兰室。」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梵语斫芻。又作斫气芻Cakṣu,义林章叁本曰:「梵云斫芻。斫者行义,芻者尽义。谓能於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翻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华严大疏五曰:「照瞩為眼。」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