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对為碍之义,障碍之义者,谓之对。一、障碍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叁、所缘对,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解脱五义

一、生死不能缚,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二、境相不能缚,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着,故云境相不能缚。 叁、现惑不能缚,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着,而能见之心亦无,故...

《三藏法数》 / 219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上士

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所断者名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二十五

见[]字条。涅槃经二十五曰:「被无明枷,繫生死桎。达二十五,不能得离。」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六因之一。俱时之法,互為因,谓之俱因。例如地水火风之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者,彼為我之因,我為彼之因,恰如叁叉之相依而立。是名俱因。此法因果同时,故得相对而谓為俱因。亦得相望而谓為互為果也。四大之中一大為因,则他叁大為果,他叁大為因,则此一大為果,以互為...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苦

又曰叁热,见[叁热]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界二十五

区别叁界為二十五处。见[二十五]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二种漏因果

一、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叁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漏因,即集谛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漏果,即苦谛也。

《三藏法数》 / 108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人

障者,覆障也。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滞空寂,故言四人障。(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 二、外道执我障,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

《三藏法数》 / 27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分识

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為分识。」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色天

色界之诸天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根本说一切部毘奈耶破僧事

二卷,唐义净译。特明提婆破僧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执着於之邪见。又云常见。智度论七曰:「二种见:见无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若空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法华经义疏四曰:「智度论云:爱多者着故起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又云:四见多者着,邪见多者着无也。」法华玄赞四曰:「若者执我...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圣根本说一切

与[说一切部]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患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然此叁患也。 一、热风热沙患,谓一切龙,若遇热风热沙着身之时,烧皮烧肉及以骨髓,即受痛苦,故名为患。 二、恶风暴起患,谓一切龙,若遇恶风卒暴起时,其饰身宝衣,自然而失,龙身乃现,即受苦恼,故名为患。 叁、畏金翅鸟患,谓一切...

《三藏法数》 / 14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