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条搜索结果

拘物头

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叁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喝

喝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禪家祖师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於其弟子百丈参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蒙马大师一喝,直得叁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巖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禪林句集坤曰:「一喝大...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勤行

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藏海

如来藏譬之海。秘藏宝钥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吽字义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转。」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前资

禪林之称呼。曾叁任副寺已东序之职而退休者。资助前之事务者之意也。见象器笺五。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0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曰:「有师言:脐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堆惕鬼

圭峰起信论疏曰:「堆惕鬼。」叁藏法数十二曰:「[怡-台+阜]惕鬼。[怡-台+阜]音堆。惕音剔。」起信论义记曰:「埠场鬼。」止观八曰:「[怡-台+追]惕鬼。」正作[怡-台+追]惕鬼。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駑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叁藏,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 又谓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巖,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楞严叁关

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註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燄谓之曰:閤留心佛法,诚為希有。今先申叁问,若答之契理,当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註释?叁四四叁宛转十二,流变叁叠,一十百千,為是何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功德藏

功德之宝藏也。无量寿经曰:「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曰:「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光音天生人间

增一阿含经叁十叁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地,即来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我等穷厄,不能復还天上。」经律异相一曰:「天地更始,盪盪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地,性多轻躁,以指尝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住於如意宝珠王叁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眾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毘俱胝

Bhrukuṭi,又作毘俱知。胎藏界观音院叁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毘俱胝菩萨。又云毘俱胝观音。又云毘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毘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毘俱胝。译曰瞋目。叁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不空羂索心咒王经曰:「毘俱胝天女,毘俱胝,周言瞋目...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圆觉经

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大疏钞科叁卷,存中与,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丹田

二寸半之所也。止观八曰:「右十二病皆止丹田,丹田去脐二寸半。」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天狗

本為彗星之句,其名出汉书,梵语曰忧流迦,正法念经翻為天狗。亦彗星之名也。正法念经十九曰:「一切身分光燄腾赫,见此相者皆言忧流迦,魏言天狗。」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