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条搜索结果

大自在天与男

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之对,女之阴部也。為身之一部分,女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於男性,皆由此。梵Yoni。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叁善

一不贪,二不瞋,叁不痴。十住毘婆沙论一曰:「善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叁生。」智度论叁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叁善法生增长。」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人之性譬诸木而曰能堪物曰器。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叁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眾生,量其器,而后与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叁善

一、无贪善,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着、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本,故名无贪善。(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嗔善,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本,故名无嗔善。 叁、无...

《三藏法数》 / 18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本烦恼

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為五利使。合而為十。谓之十随眠或十使。共為本烦恼。其他為随烦恼。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无明住地為本烦恼。其他之四住地為枝末...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爱染王本印

左右两手於掌内交叉為缚,竪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着。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叁无漏

二十二中最后之叁也。意,乐,善,捨,及信,勤,念,定,慧之九依见修无学之叁道而立叁。一、未知当知,此九之在见道者。在於见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彼九之在修道者。在於修道,虽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断所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无尽

药树名也。华严经曰:「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本说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有部。是於佛灭后叁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部由此分出。故对於其等末部而谓為本。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扶尘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清净

消除眼等六,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大自在天之标帜,其形為男者。现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体也。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此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信勤念定慧之五,其他一切之善也。无量寿经曰:「诸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為诸。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同现喜相。」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又曰叁无漏。谓见,修,无学叁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在於见道,无漏智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諦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為未知当知。盖在见道者為苦法智忍至道类智忍之十五心,於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諦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