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条搜索结果

一喝

喝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祖师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下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於其弟子百丈参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蒙马大师一喝,直得叁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巖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林句集坤曰:「一喝大...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枯木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好照

明镜也。坐时之道具。行事钞鉢器篇曰:「大论供给坐法、杖、毱、镇、骨人、经、好佛、好照、衣服等。」资持记下二之叁曰:「好照,有说座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或取明莹现像,或取光影交射。」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法、杖、毱、镇、骨人。」资持记下二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五种不可思议

智度论叁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眾生多少,业果报,坐人力,诸龙力,诸佛力。於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註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叁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僧堂

宗之寺院。為僧坐之所,故曰僧堂,亦曰堂,亦曰云堂。以眾集如云之多也。亦曰选佛场,以於此选择作佛之人也。亦曰斋堂食堂。於僧堂之外设斋堂者,為后世之事,古於僧堂兼与斋也。堂面东,前后设入口,东口名前门,西口名后门,堂之中央安置释迦或文殊迦叶等圣僧中之一像...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牛头

以牛头山法融為祖之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位牌

死者之影像為之神主,记官位姓名,谓之位牌,本始於懦礼,位牌又称神牌、神板、灵牌、主牌等,宋代家用之。位牌之位,非灵牌中阴之义,為尊敬之,故应僧俗而书其位也。朱子语录曰:「主牌荀勗礼,据隋煬帝所编礼书,有一篇荀勗礼乃是。云阔四寸,厚五分,八分大书,某人神坐,不...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光音天下生人间

增一阿含经叁十叁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地,即来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我等穷厄,不能復还天上。」经律异相一曰:「天地更始,盪盪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地,性多轻躁,以指尝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佛心宗

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為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叁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之体也。(中略)惟与心异名同体。...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一味

对阶段的渐进的之而名顿悟顿入之曰一味。瑯琊代醉编叁十二曰:「有僧辞归宗云:往诸方,学五味,归宗云:我这里有一味,為甚不学?」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一字

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碧巖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叁字:顾筡咦。又说一字。僧问:杀父杀母,佛前懺悔;杀佛杀祖,向什麼处懺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五净居天

色界第四,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一、无烦天,无一切烦杂之处。二、无热天,无一切热恼之处。叁、善现天,能现胜法之处。四、善见天,能见胜法之处。五、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之处。俱舍颂疏世品一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央崛產难

之公案。殃崛摩罗入城托鉢,到一长者家,值其妇產难。长者告曰:沙门是佛弟子,有何方便,救我家產难?殃崛返白佛,以佛教,使子分娩。见会元一。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善见天

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廓然无圣

廓然而无圣諦之意。景德传灯录第叁菩提达磨条曰:「帝又问:如何是圣諦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此一句古来称為之枢机,杂透难解之极则。见碧巖录(第一则),从容录(第二则)。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慈明论棒

慈明谓黄龙曰:书记学云门,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叁顿棒,於洞山时应打否?龙曰:应打。慈色庄言,闻叁顿棒声便喫棒,则汝旦及暮闻鸦鸣雀噪鐘鱼鼓板声,亦应喫棒,何时当已?龙瞠却。慈明云:吾始疑汝不堪师,今可也。即令拜。见普灯录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南宗

自初祖达磨倡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於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秀入洛阳而其道盛,故云北宗。此中至后世极隆盛者,南宗也。五家七宗之分派悉属於此下,因此后世以南為之正宗,以慧能称六代之祖。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九地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叁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观心坐。观心即坐也。往生要集上末曰:「勤心观,苦而得道。」见[八背捨]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茶堂

林中,在法堂后,寝堂前,住持行礼之处,即方丈也。见象器笺二。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叁根坐

日本莹山着。附於坐用心记之后。入大藏经。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后堂首座

僧堂后版之首座也。勅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為眾模范。盖以眾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则后门出入。」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般若心经

有数本:一罗什所译摩訶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為佛说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徧智藏...

《佛学大辞典》 / 911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弥勒楼阁

华严经七十七曰:「於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毘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同七十九曰:「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訶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安陀会

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叁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