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条搜索结果

法珍

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后出家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册大藏缘起,陆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叁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產鬻儿应之者。朝道化宏广,越前朝远甚,岂无胜心豪杰乎!不能倡而成之,而諉以為难。是丈夫之志,不如一女子也。」又冯梦禎序云:「宋元...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宗

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為便於解释计,先述净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浅者。说诸法各有体性者。但其说皆由因缘而生,与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发智,六足,俱舍等诸论所说,萨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说诸法...

《佛学大辞典》 / 471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小乘七种

(又名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正也。舍凡性,入正性,故名为。贤首宗立为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名异义同也。 一、随信行,行,即进趣之义。谓钝根之人,凭他生解,依信而行,进趣于道,故名随信行。 二、随法行,谓利根之人,自以智力,依法而行,进...

《三藏法数》 / 32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是时有一天子。名嗟袜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而乃先现五衰之相。身无威德。垢秽旋生。头上花鬘。咸悉萎萃。诸身分中。臭气而出。两腋之下。悉皆汗流。时嗟袜曩法。由是之故。不乐本座。宛转于地。悲哀啼泣。而作...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 141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缘起

与[缘起偈]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食肉十过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见生惊怖,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叁、坏他信心,谓...

《三藏法数》 / 494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不善业道经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业道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四品法门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经说法有四品类: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二处法,十二处也。叁缘起法,十二缘起也。四处非处法,道理非道理也。了此四品类,则為智人,不了则為愚人。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 《佛说四品法门经》

缘起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间沉沦苦海。都不觉知出离之法。深可哀愍。谓虽有生有老有死此没彼生。而诸有情不能如实知生老...

缘起道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92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生偈

与[缘起偈]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无漏之正智,能契合於所缘之真理,谓之证。胜鬘宝窟中末曰:「缘起相应,名之為证。」大乘义章一曰:「己情契实,名之為证。」同九曰:「证者是知得之别名也。」俱舍论二十五曰:「如实觉知四諦理,故名為证。」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业感缘起

缘起论之一种,说世界自他一切之万象,為依吾人业因而感生之理。参照[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乌波

Bhava,译曰有。叁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又十二缘起中之有支,招未来苦果之善恶业也。名义集六曰:「乌波,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世续生,是名為有。」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觉

梵语Pratyekabuddha,旧称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罗。新称鉢剌翳伽佛陀。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缘觉者:一,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理,一,因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悟无常,断惑证理。独觉者,彼於无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飞花落叶,而独自觉悟也。大乘义章十七末曰...

《佛学大辞典》 / 693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杂华经

华严经之异名。万行譬如华,以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百行交杂,谓之杂华。其意一也。华严玄谈九曰:「今经受称多种不同。(中略)其二从譬受名,如涅槃及观佛叁昧经,名此经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观佛叁味经本行品曰:「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為普...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

复次世尊。如余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047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赖耶缘起

法相宗之缘起论也。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真如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尼陀那

Nidā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论叁十二曰:「尼陀那者,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有人问:故说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义上曰:「尼陀那...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起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 苾刍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缘起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009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5日

十二缘起

一有情流转於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缘起,分十二段而说明之者。见[十二因缘]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玄门无碍十因

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无定性故,诸法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叁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三劫三千佛缘起

出《观药王药上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如是敬礼诸佛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 676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4日

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归命最胜诸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法, 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诸佛从是生。 善生诸佛为佛母,无性自性我清净, 佛为须菩提广说,如其所说今略集。 般若波罗蜜多有一百八名:一者最胜般若波罗蜜多,二、一切智,三、一切相智,四、实际,五、真如,六、无坏真如,七、无异真...

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 86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坐禅人十种行

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叁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

《三藏法数》 / 58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生

谓由缘而生也。指一切之有為法而言。与[缘起]同。但缘起者為由其因而立之名,缘生者為由其果而立之名。新译之仁王经二曰:「深入缘生空无相愿。」良賁疏上二曰:「言缘生者,缘谓眾缘,生者起也。诸有為法,皆从缘生。」唯识述记十六曰:「瑜伽五十六说: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不思议缘起

曼荼罗之法,以叁密之方便為缘,行者之观心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苾刍相。 尔时,世尊,日后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言:“金幢!世间嬉戏,诸所乐法悉是...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94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0日

流转门

对还灭门之语。无始以来,无明烦恼,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即惑业苦次第缘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流转门。灭道二諦為还灭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中

“复次,白衣!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适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时,日月光明悉不出现;以其日月光不现故,星亦不现;星不现...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571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30日

华严宗四门出体

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叁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為诸法,故假令谓為摄事相而归於真性,亦唯以能依归於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為之事相即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為诸法,则诸法即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下

“复次,白衣!前人又于第三时中,往取香稻,亦复难得,乃作是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养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将尽,他界虽有,然彼不许,我今于三盗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护之,即于他界而兴盗窃。其主见彼于三来此兴盗窃已,心生瞋恚,复作是言:‘咄!汝盗人,...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599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圆融

圆者周徧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徧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眾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此法门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老死支

十二缘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众俱。是时,有五髻乾闼婆王子,过于夜分,至明旦时,来诣佛所——彼有身光广大照耀,彼鹫峰山都一光聚——到佛所已,头面礼足,退住一面,前白佛言:“世尊!我于一时,在三十三天,见帝释天主,大梵天王,并善法天众,而共集会,有所...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950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六相

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依此而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华严宗之至相,大发挥之。一总相,二别相,叁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一切缘起之法,必具此六相。不具六相,则不能為缘起。此六相為就体相用论平等差别之二义者。前二相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者示平等之体,别相者示差别...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八智

约十二缘起於四諦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灭即灭諦,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諦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起善巧

十善巧之一。即十二因缘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融通念佛缘起

二卷,日本大通撰。明融通念佛之宗义。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

“尔时,辅相大坚固婆罗门即时来诣黎努王所,到已伸敬退坐一面。时,王欢喜顾嘱慰安,辅相亦复肃恭对答。王言:‘大坚固!汝今为我度此国境分为七分,我与六人童子各各分理。’是时辅相受王命已,即时度量分此地界,正北北隅,其界广阔。正南南隅,其界狭略,犹如车形。中央境土,多...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4982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法界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牵连

十二缘起之异名。见[十二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羯逻蓝识

寄託於羯逻蓝之心识,即十二缘起支中之第叁识支是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二缘起

与[十二因缘]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起法颂

见[缘起偈]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玄缘起

此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於此,是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為缘起精神之点,在於一多相即。於此有钱货十钱,此十钱為成自一钱者,何则?本来自性无十,十為积一得成之缘成法,无一即十亦无。反之而可知一钱由十钱而成,何则?本来自性非有一,一是对...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缘起

即[十二缘起]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无尽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万法而起一法,重重缘起,而缘起之义无穷,故曰无尽缘起。故云万法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见五教章十。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為经名。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 《佛说旧城喻经》

举一全收

举一法则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叁性一际举一全收。」(和本举一作随一)。清凉华严玄谈二曰:「上十处共為缘起,举一全收。」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