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中乃指心之所缘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繫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缘之境。非缘中亦是境之名目。若缘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观曰:「尔时当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缘中。若谓缘中是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见闻为增上缘,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闻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
《三藏法数》 / 338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阇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恶事?” 佛答:“难提优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恶事。何等十?现世常怀害心;后...
《佛说出家缘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723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於佛法结缘。创未来得度之缘也。止观六上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文句二下曰:「现世虽见佛闻法,无四悉檀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此名结缘眾。」文句记二下曰:「结谓结构,立机之始。缘即缘助,能成其终。则成未来修得叁德之先萌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当知生谤亦是结缘,我...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尔时尊者。十力迦叶。游行到彼置宝钵所。见是事已。即诣光明长者舍。问长者言。汝置宝钵于其路左。当何所用。光明长者。即以前缘。具白尊者。是时十力迦叶。作是思惟。我闻善贤长者信重外道先造杀业。光明长者。今于此地为作福事。我今不应弃此钵去。宜现神力。令光明长者。圆满志...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689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弗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乌卢尾螺池边。泥连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独止其中。心生思念。世间苦法。无能免者。无能怖者。决定实有。如是观察。是大义利。世间乐法。亦复如是。无能免者。无能厌者。决定实有。如是观察。是大义利。又复思惟。所有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界中。而...
《佛说分别缘生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852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