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法,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一极正觉,任机而通。流转起灭者,必在苦而希乐,此叩圣之感也;顺通示现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应也。根异教殊,其阶成七。先为波利等说五戒,所谓人天善根一也;...
《无量义经》 / 1072字 / 2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犹言逐一也。首楞严经曰:「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观无量寿经曰:「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梵网经开题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智轨曰:「即以陀罗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轮面...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9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蹋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 诸佛大龙出,雷音遍世间, 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88字 / 1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亲炙於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阿难為释尊侍者,是為僧家侍者之嚆矢。国语曰:「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汉书外戚传有「侍者李平」,西域传有「侍者冯嫽」。按,此為凡卑幼之通称。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為侍者。」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Kālayaśa,叁藏名。梁高传叁曰:「畺良耶舍,此云时称,西域人。叁藏兼明,以禪门為专业。宋元嘉初来京洛,太祖文皇帝深加嘆赏,使居钟山道林精舍。沙门宝誌崇其禪法,沙门僧含笔受译药王药上经,观无量寿经二经。寿六十终。」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慈能与乐饶益。名之慈。慈缘不局。称为无量。悲慜救苦厄。名之为悲。喜庆彼得。名之为喜。舍能亡憎爱。心会平等。离前叁心。不着于相。名之为舍。无量之义皆如前释。
《法门名义集》 / 75字 / 1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欲界六天。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1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
《佛说无量寿经》 /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 9421字 / 1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9日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1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於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於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讚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於各品而...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烦恼之异名。覆盖之义。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开发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盖以覆盖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不得开发。」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参照[五盖]条。 又笠盖,比丘所用者。释氏要览中曰:「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1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一者出无佛世。独悟非常思惟得道。名为缘觉辟支。二者值佛为说十二因缘之法。观因缘之理而得悟道。名为声闻辟支。于叁乘中。此为中乘。亦得有余无余二种涅槃。辟支佛者此云缘觉。辟支者此言缘。佛者此言觉。
《法门名义集》 / 84字 / 1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在之义。无量寿经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在因位时,於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愿。无量寿经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為自在王。憬兴云:於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饶,即自在义為王也...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