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条搜索结果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优那。尼那。阿波那。伊帝目多伽。阇伽。毗佛略。阿浮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寒地狱

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叁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 a 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叁者逼於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鉢罗Ut ala,此云青莲华,严...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乘四向四果

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洹向须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洹果斯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含向斯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1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烦恼之异名。覆盖之义。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开发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盖以覆盖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不得开发。」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参照[五盖]条。 又笠盖,比丘所用者。释氏要览中曰:「律云:跋难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1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佉提罗迦

又作佉罗。木名。见[軻地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角仙人

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於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為名。及长修禪定。而得通力。因惑於名扇之婬女,遂失其通力,出山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即今之耶输多罗女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叁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文达多

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罗,即诵咒术,是名毘罗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祇树

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為佛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那罗出家品上

“尔时,阎浮南天竺地有一国土,名阿槃提,彼国土中有一聚落,名猕猴食。其聚落内,有一巨富婆罗门,姓大迦旃延,其家多有资财珍宝,奴婢六畜,谷麦豆麻,屋宅园林,种种丰足,乃至如彼毗沙门宫,无有殊异。彼婆罗门,聪明智慧,读诵受持三韦论,博通诸物,一事十名[口祁]辀婆等...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04字 / 1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阿泥律

Aniruddha,阿那律之新称。见[阿那律]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戒贤

天竺摩竭国,那烂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藏之师。梵名尸罗跛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师為叁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国,那烂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拘物头

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拘母,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叁曰:「句文罗,又曰拘物,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耶输因缘品下

“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锨锄,及诸锹钁、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于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汝是神树,名所求愿一切皆得,若有人来求乞男女,悉皆果遂,而我无有一个...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568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耶输因缘品上

“尔时,波罗㮈国去城不远,于中有一尼拘树,彼树扶疏蓊蔚滋茂,其城内外,一切人民,或诸王子、宰相百官,皆悉以时祭祀承事供养彼树。其树所有人来乞愿:‘愿我此愿,皆得称可,我有所作,皆当得成。若我成就如是事时,我当祭祀奉报恩福。’而彼等人,或复先世业种清净,或福力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1字 / 1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布萨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散他迦多衍那

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訕大迦旃延。或作珊迦旃延。皆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讽颂

梵语伽,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讚深妙义理,颂叁宝功德之言句也。名义集四曰:「伽,亦曰讽颂。」俱舍光记十八曰:「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而為讚咏,或二叁四五六句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那罗出家品下

“尔时,伊罗钵龙王作如是念:‘世尊已知我名字也。’复更重于如来世尊,增加欢喜,得清净心,生爱敬心。时伊罗钵即隐本形,别更化作摩那婆身,近世尊前,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住一面已,即更亲诵彼二偈文,而重问佛: “‘在何自在王,染著名为染, 彼云何清净?云何得痴名?...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107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一偈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水老鹤

又作水白鷺,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阿难与诸苾芻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说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时阿难闻已,告彼苾芻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语:若人寿百岁,不了於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於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佉尼,佉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火神

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毘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毘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毘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毘罗。见[毘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兜率

天名。旧作兜率、兜率、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Udāna,又作优那,乌南,鄔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兜率

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於五欲皆知足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啟经

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