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 条搜索结果

七日作

大日经疏四曰:「凡造曼荼,於七日内须毕。」陀尼集经十二曰:「七日夜,法事总了。」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健驮

亦译健驮逻、健陀、乾陀、乾陀卫、乾陀。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东临信度河。国大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本梵语,其义為香,故或译為香徧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於其地,惟当时地域颇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皆其...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1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俱尸

又作拘翅,瞿翅,鴝鳲,瞿师,劬师。鸟名。译曰好声鸟。鶿鸥。见[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上茅城

摩竭陀国之古。西域记九曰:「矩奢揭城Kuśāgāra 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餘里。内城餘趾周叁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二十八天

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欲界六天。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1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伽毘

神名,见[迦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论宗

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多,沙车王子,什。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阿氏多尊者

十六汉之一。出於叁藏法数四十五。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拘舍离

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曰秣菟(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曰毘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净法界真言

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驮。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為法界之义,第叁句萨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注荼半托迦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伽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具史

又作瞿史。好声鸟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广神

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毘佉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门也。遮毘佉神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九品弥陀

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於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於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讚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於各品而...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七俱胝佛母尊

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叁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尼之主,谓之准提,是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悉怛多般怛

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鉢多之略,见[堙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门

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不可越守护

在胎藏界曼荼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於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為不可越使者,诸佛叁昧耶威力,不可过越...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雁為五百

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於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闍世王,雁王為佛,一雁為阿难,五百雁為五百汉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戍缚迦尊者

十六汉之一。见[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