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条搜索结果

一坐

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及小等。唯受一坐。法於一坐中,令满足。更无坐。设未满足,有因缘起者,亦无更坐。故名一坐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眾斋粥时,立於堂一面举声报斋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於南方一面,待首座施咒愿了,唱曰:请大眾下鉢,其次香饭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為未得度之童子,谓之喝行者。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种净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故有此五种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着。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

《三藏法数》 / 26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名Piṇḍa,四之一,旧译云搏或团,吾人常用之物也。香味触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俱舍论十曰:「香味触叁,一切皆為段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噉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义林章五本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旧云团者,可摶可握,立為团,...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须陀

见[须陀]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药中之时药也。见[四药]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禪林僧堂本堂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毘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復作,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曰:随意。未知何物画?佛言:(中略)堂画持饼药叉。」祇园图经曰:「最巷北大院名僧所,自开叁门。中门北有大堂,堂前列树,方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长养支持身命者名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旧云搏,以鼻舌分分段段而者,以香味触之叁尘為体。二触,旧云乐,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亦不感飢。是以触之心所為体。叁思,旧云念,於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七种

眼以眠為,耳以声為,鼻以香為,舌以味為,身细滑為,意以法為,涅槃以不放逸為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之时,即日午时也。叁世诸佛之法,过中一髮,已不得。阿弥陀经曰:「其国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时还到本国,饭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旧作蒲闍尼。译云正。新作蒲善尼。译云噉。有五种。见[半者蒲饍尼]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施饿鬼之也。又供养斋於僧也。 又向施咒愿,谓之唱。又云施。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叁命四安五辩。」禪苑清规曰:「首座施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叁德六味(云云),施已,行者喝。」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之一。又作团。揣摶字通。以手握為丸而之也。是印度人之法,指欲界中一切之物。印度人手握饭与菜纳之於口中也。新译曰段。分分段段而之义。註维摩二曰:「生曰:凡欲界,谓之揣。揣者,揣握也。」同净影疏二曰:「揣者,即揣握之也。」康熙字典曰:...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一、段,段即分段,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叁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古译经律皆为搏,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 二、触,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六识者,眼识、...

《三藏法数》 / 313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