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条搜索结果

金毘罗

又作金毘囉,禁毘罗,宫毘罗。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罗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罗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乞者人不爱

五分律曰:「佛言过去世恒水边有仙人,住石窟。尔时龙王日由水出,围绕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弟子乞頷下如意珠,龙去不復来。於是世尊引古说之偈言:乞者人不爱,数则增怨憎,龙王闻乞事,一去不復还。」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代

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法,会在法华。」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子

第一子孝顺父母,且有智慧,能知世间之事,第二子不孝顺父母,而亦為利根,能知世间之事,第叁子不孝顺父母,且為钝根,不知世间之事。父母叁子,先第一子。次及第二子第叁子。第一子譬菩萨,第二子譬声闻,第叁子譬阐提。佛此叁类,次第亦如彼叁子。出於涅槃经叁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阿若憍陈如,旧译了本际,知本际等,义净叁藏译為了,寄归传一曰:「始自了,会初愿以标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之次第,一以比五时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中宗

中道之宗旨也。法相宗立叁时,以第叁时,為自家之非有非空之中道。即法相宗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中宗五分,盛行於四主。」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灌顶

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虽说等觉菩萨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代五时佛法

天台宗区别释迦一代之法,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四仪曰:「以五时,判释东流一代圣,罄无不尽。」详[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註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元奘记尼波罗国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罗门祅,汉霍去病踰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达赖喇嘛

DalaiLama,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语,Lama,胜者之义。為西藏喇嘛主,属於黄衣派。為禪定菩萨之化身,在主都剌萨。相承者,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转生者,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无量义

无量无数之义理,谓一切诸法也。诸法无量,各具义理,故云无量义。 又实相之异名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法华嘉祥疏二曰:「无量义者,凡有二种:一者实相之体不可限量,谓体无量。二者从实相一法出一切,谓用无量。此体用并有深所以故称為义...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不净纸

拭不净之纸也。临济录曰:「叁乘十二分,皆是拭不净故纸。」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略十广

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為五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五,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福田

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叁和尚(受戒本师)、四闍梨(受戒时授威仪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宣政院

元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掌释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十人,同知副使僉院各二人,同僉院判各叁人,参议经歷各二人,都事叁人,照磨管勾各一人,僧俗并用。二十六年,置断事官四人。以后增省不一。至天歷...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次第立为五时,以对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财首菩萨

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我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我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叁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日遂得甚深首楞严叁昧。见观佛叁昧经九、安乐集上,往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甘丹

Dgah-ldan,西藏喇嘛新派黄之本山。在拉萨Lhasa东北约叁十英里。為黄开祖宗喀巴Tson-kha- a所创立,西藏四大本山之一也。此语為西藏语,意言乐土,与梵语兜率Tuṣita天之义相当。境内有宗喀巴之墓,殿廡亦极庄丽。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种一乘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也。然终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但诠无二无叁,言思斯绝。今此同,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叁,言思斯绝。同彼二,俱显一乘,故名同一乘也。(无二...

《三藏法数》 / 195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如意

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於如意者,盖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