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叁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九。 又欺為信障,怠為进障,嗔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见法华经。 又(名数)修道有五障。一、烦...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9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世尊于毗沙门天王宫,说观自在菩萨往昔因缘: “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佛名观照观察如来,成佛道已,住二十七日说法。临涅槃时,有一天子名曰越那罗延力。尔时如来为彼说此青颈观自在菩萨心真言。时彼天子才闻,获得大悲三摩地,作是愿言:“所有一切众生,若有怖畏厄难,...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 2968字 / 3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与大比丘众俱无量无数声闻大众。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说月藏讫。尔时南方有大香云雨。大香雨。大华云雨。大华雨。无量璎珞云雨。种种璎珞雨。大衣云雨。大衣雨。于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是诸大雨皆悉遍满。大阴云雨而香...
《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 7453字 / 3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憍饷弥国建砾迦林。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俱胝数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名为妙月。容范温华志韵闲远。男女僮仆其数众多。于佛法僧深生敬信。来诣佛所顶礼佛足。绕百千匝却住一面。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欲问如来应...
《持世陀罗尼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530字 / 3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287字 / 3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具足果报。 月光菩萨亦为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即说咒曰。...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 206字 / 3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安住菩提树下。与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诸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贤劫大士亦为上首。尔时金刚密迹菩萨。承佛威神发如是言。惟愿世尊分别演说善门陀罗尼当为世间作大照明。除灭怨害恶友毒心。若天龙夜叉罗刹鸠...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 /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 2095字 / 3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随求八印 第一忏悔印 亦名菩提心印 仰两手。以右手无名指。绕于中指后。以头指句无名指头。左手如之。以左右手大指。各捻小指甲上。中指头相柱仰掌向上稍当心诵咒。 第二菩提根本契 亦名授记顶契印 准前印。改小母掌内交。二大母指左押右各捻本。小母指押甲上。头指捻中...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 1674字 / 3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我今依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顶金宝峰楼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惟愿世尊转微妙法甚深秘密四种法轮。所谓金刚界轮。降三世教令轮。遍调伏法轮。一切义利成就轮。如是四轮。从毗卢遮那如来心出。一一轮...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 1077字 / 3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 6235字 / 2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Kṛkāla,又作俱力迦罗,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剑,律迦,加梨加。迦罗迦等。龙名。俱力迦罗,译曰作黑。迦罗,译曰黑。即黑色之龙。以此龙缠剑之形,為不动明王之叁昧耶形。俱利迦罗龙王经曰:「时不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迦罗大龙有四支。」不动使者秘密法曰:「於壁上,画一剑...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1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