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5 条搜索结果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因果

拨者,绝也,除也,除遣為其事,谓之拨。拨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见中之邪见也。地藏十轮七曰:「拨因果,断灭善根。」楞严九曰:「拨因果,一向空。」广百论释五曰:「若善恶者,苦乐亦,是则拨一切因果。」俱舍论十七曰:「缘何邪见,能断善根?...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虚空藏

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中尊也。大集虚空藏品谓為从此东方大庄严世界一宝庄严佛所之菩萨,虚空藏菩萨谓為从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胜华敷藏如来所...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1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别法。故云:决了声闻法,是诸之王。是以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云:叁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1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佛说作佛形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造塔功德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伽蓝神

护卫伽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佛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叁)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叁)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天鼓雷音佛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二

。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等六根。为内六。色等六尘。相对通生识道。为外六。内外二六。是为十二。何谓为。根尘相对通生识道。受爱憎。故名为

法门名义集》 / 75字 / 1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一善心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三藏法数》 / 56字 / 1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佛乘

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所说。法华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同品曰:「於一佛乘,分别说叁。」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不遍者,虚空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边。演说如来功德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

《虚空藏菩萨 / 8517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一切法高王

佛说一切法高王。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一说部

又曰执一语言部。梵名猗柯毗毘与婆訶利柯Ekavyavahārika,又Ekabyohara,或作鞞婆訶罗。小乘二十部之一。為佛灭二百年顷,由大眾部中分裂之一派。从大眾部现在有体过未体之说而出。立一切法有实体但有假名之说。故有此名。异部宗轮论,谓此部之说,世出世法,皆实体,但有假...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涅槃之法,起因果拨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叁十叁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是为六根。发生六识中间缘。染是识六尘。眼受何尘。色乱其想。耳取何尘。声荡其志。鼻染何尘。香熏其欲。舌受何尘。味长其嗜。身取何尘。着于细滑。意染何尘。流于分别。何以谓之尘。六根所缘合生染着污心智有等尘埃之坋物也。六识随尘障尘智。行者观空。得尘解...

法门名义集》 / 138字 / 1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谓真理之绝眾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量义曰:「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相也。」涅槃叁十曰:「涅槃名為相,以何因缘名為相?善男子!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如是相。故名相。」...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二因缘

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六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明。以明故发生于行。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1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律、论、咒之不同。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一切佛法之门,成就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尽法海,故皆名为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说孔雀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比丘悉共集会,皆共嗟叹,心念世尊:“得未曾有,一人兴世,号曰如来.至真.等正觉,毁坏一切诸外异学,忽然幽冥复光曜。未有佛时,致妙供养,衣被饮食,床卧之具,莫不恭事,自归之者,佛现世间,是等之类...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43字 / 1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拜

示叁业之敬意而為叁拜也。西天此法。释氏要览中曰:「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叁拜者盖表叁业归敬也。」寄归传叁曰:「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也。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双竪,脊顶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迴衣物,復还合...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天真佛

法身佛之异名。谓眾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独朗者。证道歌曰:「法身觉了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宗镜录十六曰:「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同叁十一曰:「寒山诗云:寒山居一窟,窟中一物。净洁空堂堂,皎皎明如日。糲食资微躯,布裘遮幻质。...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拘舍离

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法印

一切作法常。一切法我。涅槃寂灭。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常。我一切诸法体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我。别依大乘二我(人我法我)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一源

以水源譬一个之原理也。大集八曰:「诸法二,分别,一昧一乘,一道一源。」叁论玄义曰:「一源不究,则戏论不灭。」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九次第定

四禪,四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禪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於一定之法也: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叁、叁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禪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随愿往生

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别名普广菩萨,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之第十一卷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量寿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 / 855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说吉祥咒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城,是名曰转法轮莫能逾者,是地广普,若有娆者,佛皆说之!今当讲诵,大人圣贤,具足归彼。时佛告贤者阿难:“吾为汝说神咒之王,汝当持之!诸佛所说至诚行、趣道行、十二因缘行、月行、日行、贤者行、日月俱行。谛听,善思念之!”阿难言:“受教而听。”如...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033字 / 1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二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五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1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