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条搜索结果

九眾

寻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尼之二眾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眾。叁、六法尼,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弥,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之男眾。七、出家尼,持八戒之女眾。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又有八种之别:一苾芻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二苾芻尼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发者。叁正学律仪无表色,依式叉摩那受六法而发者(式叉摩那,译曰正学女),四勤策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受十戒而发者(沙弥,译...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忌日设

於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请读经,於是供而祈冥福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灭之日,及叁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会求福。」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罢讲

教家之人参禪有省悟之分,即罢讲教,而办供养大眾也。见象器笺十四。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豫修

為豫修请僧供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祇陀饮酒

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共饮,亦无餘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结冑

密教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诸魔,结金刚甲冑之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於诸有情,当兴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被大誓甲,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最正觉故,被如来甲冑,二羽金刚拳,当心舒进力,二度相縈遶,心背次两膝,腰至两肩,喉项额又顶,各各叁旋遶,徐徐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轮灯

佛前吊垂之灯器也。其形為轮形,故曰轮灯。律中有轮灯,其製异。行事钞下二之叁曰:「若夜集闇须灯器,灯炷铁着铁柱,转轮灯树。」同资持记曰:「转轮灯树,谓作层轮,周匝安灯,机关运转,形如树焉。」广弘明集叁十六陈文帝药师懺文曰:「十方世界若轮灯而明朗。」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逆修

逆修吾死后之佛事也。又云豫修。灌顶随愿往生十力净土经曰:「四辈男女,能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时,逆修叁七。燃灯续明,悬繒幡盖。请召眾僧,转诵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释氏要览下曰:「豫...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叁昧

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日輒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百戒

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本律之说相,唯叁百四十八戒,以大数而称為五百。束為七聚:一,八波罗夷。二,十七僧残。叁,叁十捨堕。四,百七十八单提。五,八提舍尼。六,百眾学。七,七灭諍。行事钞中一曰:「律中尼有叁百四十八戒。」比丘尼钞中上曰:「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经律...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护童子法

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於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闥婆,於诸鬼神最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徧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风。...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戒

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恶行,称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积极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叁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篇

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復得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於死,仅有残餘之命。因此而向於僧眾懺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尼戒

比丘尼应持之戒律。有叁百四十一戒。南山律师更加七灭諍,而為叁百四十八戒。普通尼戒曰五百戒者,举大数也,实则為叁百四十八戒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宗密

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禪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禪师,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謁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犹戒也。过中不食为。谓外道有以终日不食为戒者;世间之人又有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本无月日之数。今言正、五、九之叁月,及每月之六日为九日者,以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日,察人善...

《三藏法数》 / 81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正五九之叁月也。此叁月為可续一月食之月。见[叁长月]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百四十八戒

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讽经

临午时讽经也。祖师之讽经,行於半,為亡者讽经,於临行之。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归

又曰叁归依,叁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為药者。叁、归依僧,归依僧宝以為友者。此叁归由师受之谓之叁归戒。叁归戒有二称:一、翻邪叁归,二、重受叁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叁归者,谓之翻邪叁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輒先受叁归者,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不婬戒

在家之八戒及诸出家之中皆有之,离一切之婬事也。在在家五戒中為不邪婬戒,仅禁邪婬而已。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年忌

人亡后叁年等修佛事追荐其人谓之年忌,又云年迴。盖佛教弔祭亡者止於中阴七七日也(大灌顶经梵网经等)。故支那称為累七又称七七。每七日修会也(释氏要览下),然百日已后之佛事,於佛教无本据,其中百日与一周忌叁年忌依支那之儒礼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叁年...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止持戒

五戒八戒等总為制止恶之戒法,故云止持戒。见[止持]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荐亡旛

名為命过旛。以命过之时所建故也。随愿往生经(灌顶经亦名普广经)曰:「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命未终日,当為烧香燃灯续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悬命过旛,转读尊经竟叁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為修福。愿亡者神生十方无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长续也。食者,谓不过中食之行法也。七日长云者,则七日之间食也。般舟叁昧经曰:「一食长。」南史曰:「刘虯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杜甫诗曰:「苏晋长绣佛前。」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真言十心

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

《佛学大辞典》 / 97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神足月

又曰神变月,正五九叁长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曇於法日及神足月受持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叁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羂索神变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宿男

受持八戒之优婆塞也。新云近住男。又名长养男。凡布萨(旧曰善宿,新曰长养),有在家出家之二法,出家之布萨,每半月之说戒是也,在家之布萨法,受持八戒是也。智度论十叁曰:「今日诚心懺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秦言善宿。」俱舍论十四曰:「言近住者谓...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长爪梵志请问经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叁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 《长爪梵志请问经》

戒為一日一夜之戒法。以不过中食之法為主,其他受持不杀等之八戒也。若半途而破戒法,為食事,曰破。破之罪,堕於地狱或龙畜等。法苑珠林有破篇。盂兰盆经疏记下曰:「鍼咽鬼,谓腹大如山,咽如鍼孔,谓破夜食盗窃眾僧之食故。」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辈

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人其业行之浅深有上中下之叁类:一、上辈,捨家弃欲而為沙门,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者。二、中辈,身不能為沙门修大功德。而能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多少修善者。叁、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者。此...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受五戒八戒

一卷,作者未详。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逋沙他

梵语。华言日。释氏以过午不食為。每月有六日。见翻译名义集。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住心

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逃禪

逃禪。犹云逃墨逃杨。杜甫诗曰:「苏晋长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王嗣奭云:醉酒而悖其教,故曰逃禪。后人以学佛者為逃禪,误。见订譌杂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近住女

在家受八戒之女子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戒

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毘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註)等。四教仪集註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八关戒,八支法等:一,不杀。二,不盗。叁,不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於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為戒而非,第九者正為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戒而名八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十八戒

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与四十八轻戒。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聚戒

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者。叁摄眾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眾生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瓔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叁者积聚,故云叁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叁聚戒等為大乘戒。又有在...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优婆夷堕舍迦经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一卷,失译。与佛说经皆為中阿含经五十五持经之别译。对优婆夷堕舍迦说戒之法及其功德。堕舍迦為夫人之名。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念诵

梵语瞿醯。译曰念诵。意念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念,发言曰诵,言由於心故曰念诵。」盂兰盆经疏记上曰:「念诵即通佛名经咒。」演密钞曰:「梵语瞿醯,此云念诵。」 又禪林之念诵,称十佛名。每月叁八日於僧堂有念诵式,又每日粥二时有念诵,皆称十佛名。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具戒方便

由具足戒中抽出五戒八戒等,应於机根,而使遵守之,次第诱导,為持具足戒之前方便。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小乘戒

小乘律藏所说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条。比丘尼戒有叁百四十八戒条。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国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学,何则,此具足戒,虽為小乘律所说,然由大乘言之,则為所谓叁聚净戒中之摄律仪戒...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设食以供僧眾也。唐六典曰:凡国忌日,两京定大寺观各二,散。诸道士僧尼,皆集於所。五代会要曰:晋天福五年,令每遇国忌,行香之后,僧一百人,永為定制。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米仙人也,為胜论外道之鼻祖。俱舍颂疏一曰:「雨眾叁德之谈,米六句之说。」见[吠世史迦]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断食

原為外法,一為忍苦。一為自己断食,施与於他。以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為自饿外道。以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為表至诚,一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杀生戒

戒断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杀,与教人使杀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杀生戒。此不分别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為杀人戒与杀畜生戒之二种。杀人戒為大杀生戒,為四波罗夷罪之一。杀畜生戒為小杀生戒,為九十单堕罪之一。罪分轻重也。又比丘之自伤自杀,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杀者结偷兰...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戒。”佛言:“有三辈,乐何等?”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 佛言:“一为牧牛,二为尼犍,三为佛法。牧牛...

经》 /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 1640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八戒

第一稽首请证明品 弟子众等。稽首和南虚空法界无上种智。乘形纪身成正觉者。摩诃般若方广一乘。十地圣人三贤大士。虚空幽显主异诸神。色无色天梵王眷属。护世帝释辅翼诸官。冥道曹寮焰魔罗主。惟愿今日。以净天眼见于众人。虔恭志诚一心奉请。 第二洗忏往业品 弟子众等合...

《受五戒八戒文》 / 539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春秋八王日

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阴阳交代之日也。此之八日,帝释辅臣案行天下,比校善恶,定生注死,增减罪福。乐善者若能避禁持,致生善处也。 一、立春,立春,则叁阳交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萌生。是日持修道,即能致福也。 二、春分,春分,则天地和煦,万物长茂。是日持...

《三藏法数》 / 292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戒之异名。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清心之不净谓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為戒,洁清故名為。」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防患曰戒。」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持

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优波婆娑

U avāsa,又作鄔婆沙。译曰近住。近圣道而住之义。又曰。持八戒之义。又曰善宿。离不善而宿於善道之义。不拘男女,持八戒者之称。玄应音义二十叁曰:「鄔波婆娑,亦言优婆罗娑,此云近住。谓受八戒者,近阿罗汉等善人而住者也。」俱舍光记十四曰:「鄔波婆娑,或翻為。西...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蹉那婆

毒药名。大宝积经一百十叁曰:「如有一毒,名婆蹉那婆(隋言牛犊子),復有毒药名訶罗訶罗(隋言速杀),将如芥子食,即速疾命终。」梵Vatsanābha,Halahala。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戒八种胜法

十善戒经曰:「持此受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叁)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云鼓

报午之鼓,画云形,故云云鼓。见象器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布萨护

八戒之异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八戒而為布萨故也。在心曰护。在身口曰戒。护即戒之别名也。智度论十叁曰:「受持八戒,是则布萨。」行事钞上四曰:「俱舍论名八戒為布萨护也,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百四十一戒

与[叁百四十八戒]同。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非时

午前之食,谓之时。午后之食谓之非时。沙弥之十戒,有不过中食。比丘之具足戒,有非时食戒。故出家之僧尼,总不可受非时食。后呼非时為供非时之称者,非也。善见论十六曰:「非时食言是时食。」寄归传叁曰:「时非时,且如经说。」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时咒愿

愿施食之咒文也。盂兰盆经曰:「时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中略)然后受食。」资持记下叁之叁曰:「咒愿即為施主求愿也。」禪苑清规赴粥饭曰:「粥云:粥有十利(见[粥]条),饶益行人,果报昇天,究竟常乐。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饥渴消,施受获清凉,共...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临午之时也。午时之讽诵,谓之临讽经。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叁归

翻邪叁归為一,重受叁归有四:一、五戒之叁归,二、八戒之叁归,叁、十戒之叁归,四、具足戒之叁归。受诸种之戒时,必先受叁归。通為五种。释氏要览上曰:「毘尼母云:有五种叁归:一、翻邪,二、五戒,叁、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八十具

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称。即小乘诸律所说戒之总标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叁之叁曰:「一切者,总收五八十具。」此其例也。其中五八两种,為在家之戒,十具两种,為出家之戒。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米仙人

胜论宗开祖之名也。见[胜论宗]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八关

闻如是: 一时,婆迦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说。”对曰:“如是世尊!”尔时,彼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于是比丘!若信族姓子族姓女,欲知圣八关,便教某甲当作是说:‘犹如阿罗汉,尽形寿不杀生,亦...

《八关经》 /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 66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又作时。食,时食也。者谓不过中食,正午以前所作之食事也。戒律上,於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為正时,以后為非时。时者宜食,非时者不宜食。因而时中之食為食。字典曰:「戒也敬也。」是通於一切。梵名乌哺沙他,又曰布萨,U avasatha,巴U osatha,说式也。清净之义。后...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禪钻

钻者锥也。以禪法為锥,穿覬所也。瑯琊代醉编叁十一曰:「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惟能谈禪者多得从游。於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禪寺,随僧粥,谈说理性,覬以自售。时人谓之禪钻。」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表业无表业

就身语意之叁业言之,小乘俱舍之说,局於身语二业,有表业无表业(谓為表色无表色)。大乘法相之义,叁业皆有表业无表业。表者表示之义,身之表业者,他可见之动作。取捨屈伸等是也。语之表业者,他可闻之言语,名句文是也。意之表业者,起贪瞋等之念。意业虽不表示於他人,然犹於...

《佛学大辞典》 / 961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成唯识论随註

一作成唯识论随疏,十卷,明西蜀高原大师原着。御生氏明善,亲受业於高原。於法席之次,啟请随文以疏其义,高原许可。述至第七卷,明善逝世,嗣法门人慧善续成之。吴淳父子刻行后,仁和龚定菴曾脩补印行。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智顗

天台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白鼠而生师。卜者曰:白鼠者,龙所化也。七岁,喜往伽蓝,僧口授普门品,一徧成诵。十八岁就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陈文帝元嘉元年时,思禪师止光州大苏山,师往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

《佛学大辞典》 / 788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髮论

黄髮外道之论,即胜论也。名义集二曰:「娑毘迦罗亦云劫毘罗(Ka ila),此云金头,或云黄髮,食米外道。」性灵集六曰:「爪章髮论,冥绝有涯。」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巴陵叁转语

碧严十叁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於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只将叁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叁转语即足报恩。自后果不作忌辰,依...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百日

北史胡国珍传曰:「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设千人。百日,设万人。」王元威传曰:「献文百日,元威自竭家财,设四百人。」万斯同群经杂说曰:「汉明帝营寿陵之詔,有云过百日惟四时设奠。百日之说,始见於史。意者尔时佛法初入,明帝即用其教耶。开元礼卒哭篇註,有古之祔在卒...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鉢位

禪林之语。僧堂大眾粥之坐位曰鉢位。见象器笺二。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支]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受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月

谓正五九之叁长月。以此叁月可特修善故也。勅修清规曰:「正五九為善月。」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嚫者施物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对施而诵经也。為施主咒愿之意。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在家菩萨

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优婆塞戒经叁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略授叁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一卷,唐澄照讚。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清净之持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 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 又谓茹素戒荤也。王维诗曰:「松下清折露葵。」 又(杂名)楞严经曰:「我时辞佛,宴晦清。」(註)清,净室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安下处

禪语。安息而置行李之处,即宿泊处。又请陞座僧时设於山门外之小休憩所也。见百丈清规及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关

戒之异名。叁藏法数叁十二曰:「关者禁也,谓禁闭盗杀婬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长月

叁长月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戒

详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愚痴

洞山良价,临命终时设僧名為愚痴,以诫弟子之恋情也。传灯录十五(良价传)曰:「唐咸通十年叁月,命剃髮披衣,令击鐘,儼然坐化。时大眾号慟移晷,师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於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办愚痴一中,盖责其恋情也,眾犹恋慕...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