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 条搜索结果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九品大衣

大衣即僧伽梨有叁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十叁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十九条;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叁条,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叁长一短,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品之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虚空藏形像

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肩顺转

顺左肩而转也。所谓右绕是,右绕之右,约於佛,左肩之左,约於行者。秦汉以前,以左為故左肩云肩。见象器笺十。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一异

彼此皆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為偏於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异,治外道计执一异障。」智度论二十曰:「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九品弥陀

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於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於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讚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於各品而...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供养主

劝募供养物者。与[化主]。见象器笺七。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商佉

Śaṅkha,又作餉佉、伤佉、胜佉、儴佉、[目襄]佉、霜佉、胜伽、商企罗、偿起罗。译曰蠃贝。玄应音义二曰:「儴佉,儴尔羊反。又霜伤二音,梵言餉佉,或言霜佉,此译云贝也。亦云珂,异名也。」二十一曰:「商佉,旧言霜佉,或言伤佉,又作餉佉,又作儴佉,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烦恼之异名。覆盖之义。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开发者。法界次第曰:「盖以覆盖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不得开发。」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参照[五盖]条。 又笠盖,比丘所用者。释氏要览中曰:「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1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叁十叁天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叁十叁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叁十叁天也。佛地经论五曰:「叁十叁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有叁十叁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叁门

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那罗延

Nārāyaṇa,天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二菩萨经曰:「药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九字曼荼罗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毘陀罗

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罗,即诵咒术,是名毘陀罗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焰摩天

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叁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徧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曰:「第叁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龙种尊王佛

文殊菩萨之本地。首楞严叁昧经下曰:「龙种如来。」心地观经叁曰:「龙种净智尊王佛。」智度论二十九曰:「龙种尊。」法华文句记二曰:「龙种尊王。」异名体也。见[文殊]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形像

其像不一,一為双身抱合之像。大圣欢喜形像品仪轨曰:「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繫女天右肩,而令视女天背;亦女天面繫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现,手足柔软,犹如壮肥端正女人。男天头无华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头有华鬘...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七华

譬七觉支也。维摩经佛道品偈曰:「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註曰:「生曰:七觉以开悟為道,无染為净华之法者也。」天台疏曰:「觉意即七觉支,七觉支调停生真智因华。故智论云:无漏实觉,此七能到,故以為华。」 又七种净也。偈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则身色亦可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五重塔婆

与[五重塔]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如意珠

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為颇梨珠。」叁十五曰:「如菩萨先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中略)龙...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