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叁昧其名甚眾,功高易进念佛為先,因以莲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勅开莲宗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溈山与仰山摘茶次。溈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溈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溈云:放子叁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应作召请法。一日已前。于晨朝看日出。方着衣而记以心。布置诸尊座位。依其本法所说。饮食如法净洁意所爱乐。自及弟子应吃其食。于日没时澡浴清净。着净白衣。及与弟子持诸供具。诣前所净曼荼罗处。次于中央以白檀涂香。作圆曼荼罗。量十二指。为曼荼罗主座故。即以手按上。诵彼...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37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此宗以华严经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為叁祖,清凉澄观法师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师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為七祖,大唐道璿律师於日本天平八年齎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荼毘佛身时,全身悉為细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损,现形在灰烬中,是云佛牙舍利。时有捷疾鬼盗佛牙去,其后毘沙门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师云。后分涅槃经曰:「帝释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剎隐身随帝释后,眾皆不见,盗取一双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细碎其物也。传灯录七大梅章曰:「庞居士因问大梅常和尚,久闻大梅,未审梅子熟未也?师云:何处着觜?居士云:百杂碎。师展手云:还我核子来。居士无语。」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纪传不详。日本明匠略传引叁国高僧碑曰:「法润阿闍梨者,青龙寺东塔院义操和尚之付法也。又祖师慧果阿闍梨之入室也,以胎藏金刚两部之大法并诸尊之瑜伽秘法,付属玄法寺法全阿闍梨净住寺道昇和尚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叁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
《三藏法数》 / 569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五灯会元曰:「宣览禪师传龙潭栖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潭便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依梵网经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说其戒相,问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於言下受得戒也。梵网经义疏上曰:「直说十重相,问能持不。次第答能。」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羯磨梵语,译曰作业,即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叁羯磨者,叁读羯磨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谓之羯磨。是為完全受戒...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复更说如前不说阙少之法。于诸曼荼罗法所未说者。其阿阇梨善解明藏及与真言。具戒清净及有慈悲。妙解画曼荼罗。直心清净者。应作曼荼罗。或于舍上。广净其处及令平正。以白土涂亦应得作。或于神庙亦应得作。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治。于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罗者。应...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868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復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為相?次第迁流修而復始」也。而此问意...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吴越时,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麼?曰:只為他会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二祖慧可之故事。慧可参达磨,时天大雪,积雪过膝亦不动。磨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可悲泣曰:惟愿和尚开慈悲甘露门,广度群品。见传灯录达磨章。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我今当说通摄一切。作曼荼罗秘密次第。广略大小总在之经。于诸佛部曼荼罗中。无能胜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于莲华部曼荼罗中。善住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于金刚部曼荼罗中。除避明王曼荼罗者而为上首。我今都说彼等三千五百曼荼罗中次第之法。是故应当要此经法。而作一切诸曼荼罗...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12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言於义理量裁简别也。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於问答:称為料简。大部补註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大传云:简车马也。即量裁选择之义。」安乐集记上曰:「料简之言人师不同,今家标章犹名料简。和尚总以解释皆名料简。天台唯局问答名料简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一作周罗,首罗,译言小髻,小髻云周罗髮。沙弥得道时,顶留五叁小髻,至和尚前,互跪,和尚乃剃除此小髻也。行事钞下四曰:「与剃髮时,当顶留五叁周罗髮,来至和尚前互跪。和尚问云:今為汝去顶髮可?答言尔便為除之。」同资持记曰:「周罗,经音义云:此翻為小,梵僧云小髻也。...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沙门曇始,关中人,以鳩摩罗什為师,多异迹,足白於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时称為白足和尚。见高僧传及鸡跖集。后因谓僧為白足。刘禹锡诗曰:「都人礼白足。」李商隐诗曰:「白足禪僧思败道。」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稟颖悟,果公入寂后,剃髮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闍梨,製作之诸轨,称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於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叡,徧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稟金刚界於慧果之弟子义操,...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我今当说阿阇梨相。广解诸法具戒正直慈悲能忍净信正念加有威德。不惧非人。辩才无碍处众无畏。聪明智惠善解方法。调伏诸根能覆归者。复有善巧深信大乘。爱慕经典普学秘密真言行门。并明一切曼荼罗法。善知分量。及知弟子好恶之相。普诵真言及持都法。先蒙阿阇梨及与传法二种灌顶。...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214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师出家,依溈山禪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於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叁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諦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叁总举有缘之类,若有眾生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天台叁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註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註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禪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陈鍼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元沙门,念常,号梅屋。世世居华亭。十二岁於平江圆明院出家。博究群书。后参佛智晦机和尚有省。礼五臺,游燕京,帝师发思八尊宠使预金书藏经之列眾,因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今本有叁十四卷),时元顺帝至正元年也。住持嘉兴祥符禪寺。见佛祖通载序,续释氏稽古略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说净地之法。作曼荼罗时。七日已前往于其地。如法护身及护弟子。供养地神及其地。方起掘地除去地过。若不去过而作法者。必不成就。是故当除其地骨石炭灰树根虫窠。及瓦砾等。尽去令净。次当细捣其所堀土。还填其处。打令坚实。复以牛尿散洒令润。洒己还打。捶令平正犹如手掌。次...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288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我今次说地相善恶。应作不应作曼荼罗处。谓于高下及有荆棘碎髑髅片。近崖坑坎枯井枯池。饶有树根及有虫窠。咸碱炭灰饶石瓦砾。自然干土并发虫饶如是等地。应可远离于一切事。诸曼荼罗于平正地。断净润泽离如前过。于东北方其地少下。如是等处作曼荼罗。入为吉祥。先掘其地深量一肘...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2123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唐朗州德山院释宣鑑,姓周氏,剑南人。幼出家,深明经律,最达金刚经,时称為周金刚。不信南方禪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负金刚经疏钞到灃州。见一婆子卖油糍,欲买之作点心。婆指其担云:这箇是甚麼?师曰: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若道得,我当供上座油糍。若道不得,别处买去...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马祖大寂禪师法副明州大梅山之法常,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天台山,餘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居。大寂闻师住山,乃使一僧来问:和尚见马师得什麼住於此山?师云:马师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摩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初应拣择弟子。然后方可受持。谓族姓家生。清净无畏深乐正法。具信能忍。勇猛精进心求大乘不怀我慢颜貌有相。盛年端正具解诸论。智惠具足正直调伏。能摄归者善言怀德。其弟子等具此相者。方可摄受。不具法则。谄曲猛害恒粗恶语。拨无因果常乐不善。愚痴我慢无智多言。下贱家生诸相...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1539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日本人。尝入唐,於福州开元寺就般若多罗叁藏习梵学,上天台山研台宗之章疏,入长安遇青龙寺传教和尚,长生殿持念大德法全,传受两部之秘旨,受传法阿闍梨位之灌顶。寿七十八寂,諡智证。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次说奉请及供养法。作曼荼罗毕。及观视已。出外洒净。面向东。礼一切诸尊而取好相。念诵曼荼罗主真言。或诵部心真言。勿令心散乱。乃至当见吉祥之相。得好相已。以心生欢喜。然后方作护身等法。用办事真言。或先持诵有功真言。要用五尊真言而作护身。所谓枳利枳利尊。军荼利尊。金...
《蕤呬耶经》 /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诏译 / 3622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叁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福芽也。优婆塞戒经叁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尚。」俱舍论十八曰:「害父母,是弃恩田。如何有恩?身生本故。」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公案名。尽天尽地悉摄尽於一指头上之意。景德传灯录第十一,金华俱胝传,俱胝时為实际尼所勘破,愤慨不能措。偶以杭州天龙和尚到其庵。俱胝因问之。天龙时竪一指示之。俱胝即坐,大有所悟。由是常竪一指对学者参问,不别為提唱。当欲示寂,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禪,一生用不尽。由是...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宋高僧传(道宣)传曰:「宣律师於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毘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尚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作佛事者愿為致之。太子曰...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禪家以外道為野狐禪。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禪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百丈大智禪师,一老人听法,曰僧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禪。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汝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又曰拨草参玄。拨无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风也。又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洞山录曰:「此去灃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巖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為子之所重。」无门关曰:「兜率悦和尚,设叁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碧巖十七则评唱曰:「古人行脚,结交择友,為同行同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业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毘奈耶云:鄔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称受业和尚。」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寧州治)人,姓王氏,字虚明,七岁出家,十五岁游方。闻郑州普照寺宝和尚法席盛,往参叩。一日至睢阳,偶忆击板因缘,凝情如入禪定,不觉已到河口。同行德满呼曰:此河津也。师乃下马,悲喜交集。及归,语之宝公,宝曰:此似僵卧人欲转动。犹未印可,曰:曾看日...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十卷,门人等编。编录临济宗扬岐派虚堂智愚之法语偈颂诗文者。前七卷,虚堂在世已被刊行,续集叁卷,係妙源所辑集刊行者。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重修壁龕记,女弟子骆氏,长名大师姑,次女小师姑,并见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则此称由来已久。传灯录曰:「有尼参保福从展。展问阿谁。侍者报曰:觉师姑。又五臺智通忽大悟曰...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