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条搜索结果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辞典》 / 546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威德

威德明王也。

《佛学辞典》 / 7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辞典》 / 258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多龄路迦也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日经二曰:「...

《佛学辞典》 / 2278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多龄路迦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憍尸迦

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释之姓。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為憍尸族姓。以是因缘故,彼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智度论五十六曰:「昔摩訶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訶,姓憍尸迦,有福德智慧。知友叁...

《佛学辞典》 / 221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力明王

不动等之五明王也。此五明王為五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见[五力菩萨]条。

《佛学辞典》 / 39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忉利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叁十叁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

《佛学辞典》 / 374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辞典》 / 426字 / 9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白象

象有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辞典》 / 379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辞典》 / 496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伽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辞典》 / 133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形像

日经一曰:「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日经疏五曰:「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辞典》 / 142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光天子形像

画叁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萨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学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叁光像,明星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叁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於日月后列明星。今...

《佛学辞典》 / 233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多龄路迦也吠闍也

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闍也。帝隶者叁,路迦也者世,吠闍也者降。降叁世明王也。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叁世也)吠闍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佛学辞典》 / 73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叔叔摩罗

译曰虬。见威德陀罗尼经七。梵Śiśumara,恒河之鱷鱼也。

《佛学辞典》 / 28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辞典》 / 502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娑罗娑

鸟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娑罗娑鸟,此云共行,亦云白鹤。」日经疏叁曰:「鴈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梵Sarasa。

《佛学辞典》 / 72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爱染明王种子

吽。

《佛学辞典》 / 2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佛学辞典》 / 23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阎曼德迦

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威德明王,六足尊。五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钞叁曰:「威德密号也,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93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月黶尊

降叁世明王之别名。日经疏五曰:「次復於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叁世一切作障者,号月黶尊。面有叁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笑之形。以金刚宝為瓔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势威猛摄护眾生叁昧也。」此尊半月轮中现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尔也。秘藏记末...

《佛学辞典》 / 158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光明佛

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辞典》 / 55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形像

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叁说:一者叁面十臂,一者叁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叁面六臂也。叁面六臂者叁面各有叁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叁面六臂。正中面慈悲熙怡,如首戴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辞典》 / 283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厕神

乌芻沙摩明王有解秽真言,遂以為厕神。

《佛学辞典》 / 17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於过去為波罗奈国王,称為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諫,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佛学辞典》 / 96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动尊

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辞典》 / 9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涅槃四种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乐。此即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寂静,名为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动法

以不动明王為本尊,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

《佛学辞典》 / 21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乌芻沙摩

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芻涩摩,乌芻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芻摩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辞典》 / 25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矜羯罗

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童子秘要法品曰:「法波罗蜜慈...

《佛学辞典》 / 215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秘密曼荼罗

又名十七尊曼荼罗。於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於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於右后,爱金刚安於左侧,慢金刚安於右...

《佛学辞典》 / 242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辞典》 / 172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尊形

有二样。降魔之黑,现忿怒相。施福神之黑,现爱乐相,忿怒相之形像。叁世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琳音义谓有一头八臂。神愷黑天神法谓有叁面六臂。而日本所图者。皆叁面六臂。福神黑之形像,宜以寄归传所记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圆帽。负囊。持小槌。踏米袋。...

《佛学辞典》 / 138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母孔雀明王咒经

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辞典》 / 47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八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将品。...

《佛学辞典》 / 376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军荼利明王

明王之一。具名阿密哩多军荼利。译曰甘露瓶。见[甘露]条附录。

《佛学辞典》 / 29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辞典》 / 617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辞典》 / 420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君荼

Kuṇḍa,又作军荼。译曰火炉,即护摩坛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炉,即护摩坛也。」同四十二曰:「军荼,唐云火炉也。其炉形状,而有多种,方圆叁角,金刚杵,莲花等形,所用名别。」 又明王名。千手陀罗尼经曰:「君荼,鸯俱尸。」报乳记叁曰:「君荼者,军荼利也...

《佛学辞典》 / 125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恒娑

Haṁsa,又作亘娑。译曰鹅,雁。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恒娑,隋言鹅。」探玄记二十曰:「恒娑者,此云鹅毛,以此為衣水浇不着。」西域记九曰:「亘娑,唐言雁。」

《佛学辞典》 / 68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空鉤观音

梵名曰央俱捨Amoghānkuṣa,与[不空羂索观音]。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佛学辞典》 / 49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陀罗尼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辞典》 / 267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菩提

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叁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辞典》 / 108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毘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日如来也。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日。今梵汉双取,故曰毘卢遮那。但以毘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辞典》 / 9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明王发心因缘

贤愚经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於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菩提心。

《佛学辞典》 / 101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形像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二十八曰:「臺中出现不空羂索心王清净莲华明王,叁面四臂,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当中正面,圆满熙怡,眉间一目。左右二面如不空羂索观世音左右面目,一手持开莲华,一手持羂索,一手持宝幢,一手把叁叉戟。」秘藏记末曰:「不空鉤观自在菩萨,四面四手,肉色,...

《佛学辞典》 / 148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明王

释迦如来於过去為阎浮提之国王。称為光明。

《佛学辞典》 / 20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辞典》 / 582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动金刚明王

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毘卢遮那如来,為拔济一切有情,於叁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佛学辞典》 / 47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明王

梵名跋折罗吒訶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訶婆法说其修法。

《佛学辞典》 / 4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迦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辞典》 / 638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一蛇首尾

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諍,头语尾曰:我应。尾语头曰:我应。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得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得去。以身绕木叁匝,叁日不已,求食不得,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為。尾闻其...

《佛学辞典》 / 153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辞典》 / 54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无能胜菩萨

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辞典》 / 343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

夫能仁之为教也。所契者道。所体者神。统法界而有为。穷三世而不息。无乎不在。故天为覆。地为载。日月星辰为照临。群生品物为吉凶消长。感而遂通。故凶可以避。吉可以趋。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各可以使其至于当者。皆斯经之宗用也。其消禳灾难。导致祯祥。方轨坛仪。要制期限。粲然...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越溪沙门性澄述 / 228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修罗多

比丘名。译曰调柔。见威德陀罗尼经十八。

《佛学辞典》 / 18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地震动,时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辞典》 / 355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作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辞典》 / 121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辞典》 / 193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髻冠

作五髻形之宝冠。圣无动尊陀罗尼经曰:「是菩萨戴五髻冠显五种智。」

《佛学辞典》 / 32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六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辞典》 / 495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怖畏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菩萨证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

《三藏法数》 / 279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摩由罗

Mayūra,又作摩裕罗,摩庾囉。译曰孔雀。威德陀罗尼经曰:「摩由罗,此云孔雀。」慧琳音义八十二曰:「摩裕罗,唐云孔雀。」梵语杂名曰:「麼庾囉。」

《佛学辞典》 / 66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瑞像

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昇天宫為...

《佛学辞典》 / 186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无损,故说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种德名也,一功德宝藏,二庄严象耳,叁善勇猛,四胜諦云,五成炽然,六微妙色,七严饰,八金刚。

《佛学辞典》 / 98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