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 条搜索结果

唱伽陀也。行事钞下曰:「围绕匝,唄讚契。」资持记下之四曰:「契,契犹徧也。」大藏法数十六曰:「婆沙亿耳尊者以契声颂所解法,佛言:善哉!音义云:契者一节一科。」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心印

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经宗之所谓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於眾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黄檗传心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1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乘法

一乘之法為入佛地之户。故曰法。即法华经之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世间

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藏法数》 / 357字 / 1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

军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曰:「师曰:胎藏界图,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1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五佛灌顶印明

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耶(言耶之印),徧照灌於顶,不动佛於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藏法数》 / 443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五轮塔

密教所说。五轮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大日如来之耶形也。五大之形,如次第為方、圆、角、半月、团形。五大之种子為阿婆罗吽佉。见[五轮成身]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摩耶灌顶

耶戒与灌顶法。受耶戒而后受学法或传法之灌顶。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拘舍离

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不空

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切如来入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明妃

入佛耶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

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大日如来

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九字

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於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

《佛学大辞典》 / 463字 / 1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藏法数》 / 2473字 / 1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七日思惟

佛成道后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眾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切如来入耶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明妃

入佛耶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切法生界印

耶印中之法界生耶印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藏法数》 / 2102字 / 1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藏法数》 / 452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乾峰一划

又曰乾峰一路:「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未审路头在甚麼处?峰拈起柱杖划一划云在这里。」见会元十关,从容录六十一则。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藏法数》 / 1095字 / 1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五轮率都婆

单云五轮,密教所立之率都婆也。显教之率都婆,為高显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為大日如来之耶形,而建立於坟墓之上也。其形与[五轮成身]条。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