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叁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亦名唯识观,出宗镜录) 一、寻伺,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叁观观之,是名寻伺。(粗心在缘曰寻,细心分别曰伺。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真如,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 102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觉观。麤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十叁曰:「是觉观挠乱叁昧,以是故说此二事。虽善而是叁昧贼,难可捨离。(中略)麤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往生要集中本曰:「愿除灭我麤动觉观心。」 又觉与观者為发言...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新云四静虑天,修四种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也。分别之以受与观觉(新曰寻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就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有乐受而与叁识相应,且有觉观之二者。此地萨婆多部立梵眾梵辅之二天,经部与上座部,加大梵天為叁天(萨婆...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依唯识论有二种:一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实义,则為无常者。一為学习声论即毘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寻伺等缘為名句文而显於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常,声...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又名中间叁昧,中间静虑,中间禪。大梵天王所得之禪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禪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禪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名言种子,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於第八阿赖耶识则而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詮显色心之诸法,於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
《佛学大辞典》 / 685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俱舍论云:若人舍命,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阴识神游空而去,俄顷即到所生之处,皆由业力所持。虽禅定神通等力,而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故名力不可到也。(中阴者,谓诸众生身死之后,未曾托生,是名中阴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诸佛大定之力也。谓诸众生...
《三藏法数》 / 469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又曰顶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煗,顶之二者為动善。忍,世第一之二者為不动善。是动善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也。故名顶法。俱舍论二十叁曰:「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说名為顶。」唯识论八曰:「寻伺位极,故復名顶。」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為妨害禪定者,故称為八灾患。对於火水风叁灾,彼曰外灾,此曰内灾。离此八种之内灾,即色界之第四禪定也,故外叁灾不至第四禪。俱舍论二十八曰:「下叁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此苦也。二远离乐,為色界初禪天之乐。初禪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生禪定之喜乐也。叁寂静乐,為二禪天之乐。二禪离初禪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四菩提乐,成无上道,於法界得自在之法乐也。五涅槃乐,离生死之苦,...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观察所对之境之麤想,谓為寻,旧谓之觉。其细想谓為伺,旧谓之观。属於色界无色界之诸定,依此寻伺之有无而分叁种:一、有寻有伺叁摩地,定心寻伺皆有者。初禪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谓初禪之加行定)是也。二、无寻有伺叁摩地,定心唯有伺者。在初禪与二禪天间之中间定(大梵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