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条搜索结果

义天目录

本名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二卷,海东传华严大教沙门义天着。為目次诸家之章疏者。是章疏目录之嚆矢。自序曰:「开元中,初有大法,厥号智昇。刊落讹谬,删简重復,总為一书,曰开元释教录。凡二十卷,最為精要。议者以為经法之谱,无出昇之右矣。住持遗教,莫大焉。予掌穷谓(按穷...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王老

池州南泉之普愿禪,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於南泉。常自称王老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十叁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保持弟子,故曰保。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我亦无保。」智度论一曰:「我行无保,志一无等侣。」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十叁智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佛之尊号。瑜伽论曰:「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又能化导无量眾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又為摧灭邪秽外道世间出世间故名大。」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大者所谓天人之即十号之一。以道训人故彰斯目。然以通凡圣加大简之,是则叁界独尊九道依学,唯佛圣得...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十八不共法

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叁念无失;四无异想,於一切眾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禪定也;六无不知已捨,佛照了一切法捨离之,而不执着也;七欲无减,欲度诸眾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华鬘

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鉢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眾所乐,採集以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般遮于旬

乐神名。大部补註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云:般遮弹琴而歌。又云:帝释般遮伎。」高僧传十叁曰:「般遮歌於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於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耳叁藏

唐代宗时,有西天之大耳叁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勅使与忠国试验。叁藏方见,便礼拜而立於右边。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曰:道老僧即今在什麼处?曰:和尚是一国之,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处?曰:和尚是一国之,何得却在天津桥上...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七证

比丘受具足戒。要叁七证。叁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读表白及羯磨文者。叁、教授,教受以威仪作法者。七证者,七人之证明也(自七人而上不厌其多),若在边地则可减為叁二证。见行事钞上叁。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澄观

唐代州五臺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臺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叁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復请使於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与罽宾般若叁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詔使作疏。於终南草堂寺编成...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鉢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义真

唐人,乡贯未详。惠果之法孙,受法於义操。开成会昌顷,住长安青龙寺东塔院。有英名,究叁教,通五部,特精胎藏。日本僧圆仁圆行等,多就受密学,后武宗詔废佛教,破坏寺塔,使僧尼还俗,毁章敬青龙安国叁寺,以為内园。不知所终。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画像

彩画之佛像也。密教谓之曼陀罗。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於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幢盖敬心而供养。」大唐内典录一曰:「秦景使还於月支国,得优填王旃檀像,第四画像样。来至雒阳,帝勅图之,於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於今。」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因

以四大种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於大种如弟子之依於,故名依因。叁、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布袋和尚

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鄽,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拊其背。僧回首。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放下布袋。福曰:為祇如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唐江西道一禪,姓马氏,因曰马祖,又称马。见传灯录六。 又比丘名,又曰马胜,梵名頞鞞Aśvajit,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经叁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威容端正,行步庠序,所谓马比丘是。」见[马胜]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同世五

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叁论玄义曰:「同世五者:一、曇无德,二、摩訶僧祇,叁、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叁,则為一、曇摩毱多,二、萨波若帝婆,叁、迦叶毘部,四、弥沙塞部,五、波蹉富罗。...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法

唐代慈恩基之尊称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子之筋為乐,奏之则餘悉绝。以譬菩提心灭其餘之小功德。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子筋而為乐,其音既奏,餘悉绝。菩萨摩訶萨亦復如是,以如来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為法乐,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悉皆断灭。」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仰山四藤条

公案。传灯录十二,晋州霍山景通条曰:「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语讫,向右边翘一足而立。仰山起来,打四藤杖。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禪佛。」又十一,霍山条曰:「仰山一僧到,自称集云...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画像之始

大唐内典录一曰:「汉秦景使还於月支国,得优填王旃檀像,第四画像样,来至洛阳,帝勅图之,於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於今。」(第四画像之事详瑞像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种喻法

一、般若為母,二、方便為父,叁、檀為乳母,四、尸罗為养母,五、忍為庄严具,六、勤為养育者,七、禪為浣濯人,八、善知识為教授,九、一切菩提分為伴侣,十、一切善法為眷属,十一、一切菩萨為兄弟,十二、菩提心為家,十叁、如理修行為家法,十四、诸地為家处,十五、诸忍為...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诵文法

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為诵文法。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证禪诵文法所能知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圆满

一、行圆满,谓听闻正法,依法修行,复能为他如法演说,自利利他之行既周,是名行圆满。 二、果圆满,谓由修行,即能证涅槃之果,圆成满足,是名果圆满。(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叁、圆满,即受道之。谓能以佛所说之法,教诫于我,复能引发一切梵行,令得满足,是名...

《三藏法数》 / 12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契此

唐明洲奉化县释契此,蹙额皤腹。言语无恒,随处而睡,常以杖荷布囊,见物则乞,分少许入袋,号长汀子布袋。后梁贞明叁年丙子叁月示寂。辞世之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世以為慈氏之垂迹。见宋僧传二十一,传灯录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独鈷

又曰独鈷杵。真言所用之金刚杵也。鈷為股之借字,金刚杵之独,头谓之独鈷,分為叁股,谓之叁鈷,分為五股,谓之五鈷,分為九股,谓之九鈷。原為西土之武器。独鈷者,标帜大日如来独一法界之智。见[金刚杵]条。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在世

谓佛之存生中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自大在世,偏弘斯典。」同资持记上一之一曰:「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百岁,出世之时也。叁十成道,说叁乘法,度人无量,八十唱灭。今指五十年中行化之时,故云在世。」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种生

溈仰宗之灵祐,依楞严经而揭叁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於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叁、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叁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為宗要,出叁种,所谓想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知礼

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礼,字约言,后人依其所居号為四明大。七岁出家,十五具戒,专学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受天台之教观,淳化二年始受请,主乾符。咸平六年,日本国遣寂照持源信法问目二十七条请答释。天禧元年结同志修法华懺,叁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监杨亿等致书...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优婆驮耶

U ādhyāya,又作鄔波柁耶,优波那訶,忧波第耶夜,鄔波陀耶,优波陀訶,郁波弟耶,鄔波[亭也]耶,坞波陀耶,鄔婆提耶,郁波弟耶夜等。译曰亲教,依止,依学等。呼之称。善见律四曰:「优波那訶,汉言瞋盛。」百一羯磨一注曰:「鄔波驮耶,译為亲教。言和尚者,乃是西方俗...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洞山

筠州洞山悟本大,名良价,姓俞氏,幼从五洩山默禪出家,后,徧参诸得法於云巖晟。唐大中年中唱道於新丰,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见[五位]条),法威大扬。咸通十叁年端坐长逝,寿六十叁。諡悟本大。见传灯录十五。 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為云门之法嗣。见五灯会元...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缝塔

凡造塔用木或石叠累而成,故皆有缝稜级层,若以一块石造之,则无缝稜级层,此之无缝塔,世所谓卵塔也。无缝塔之形如鸟卵,故云卵塔。无缝塔之语,出於忠国。传灯录(南阳忠国章)曰:「以化缘将毕,涅槃时至,乃辞代宗。代宗曰: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曰:告檀越,造取...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桥

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长阿含经二曰:「佛為海船,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举,一切渡天人。」华严经十叁曰:「眾生无知不见本,迷惑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涅槃经十九曰:「法船欲沈,法桥欲坏。」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譬喻

又云日出论者。小乘十八部中经量部之元祖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部本,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印度怛叉翅罗国有鳩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或為此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為譬喻。经部...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不善人善人资。」今取而配於弟,者以道教弟子,故称為。弟子者资助,故称為资。法华文句曰:「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稟之德,资则捨父从,敬如父,之谦让处过如弟故。」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地结

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加持结成修法之净地。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叁法

仁王经所说行十叁观门者,為大法,世人宜如佛供养之云。见[十叁观门]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度

如言大导。言佛菩萨為导眾生度生死海者。智度论叁十叁曰:「為世作大度兴显佛法。」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宗说俱通

宗通,说通也。禪门自悟彻底云宗通。说法自在曰说通。宗说俱通為大宗。祖庭事苑七曰:「清凉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楞伽经叁曰:「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说通。」同註曰:「宗者道之本,说者教之迹。」证道歌曰:「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道宣

姓钱氏,唐丹徒人。十六落髮,隋大业中,从智首法受具戒,唐武德中,充西明寺上座。及玄奘叁藏自西域还,奉勅从於译场,宣撰行事钞,戒疏,业疏,高僧传,广弘明集等二百卷。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来谈道,乃宾头卢也。復叁果之梵僧礼坛讚曰:佛灭后住像法世,兴发毘尼者,唯一...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文殊利一百八名梵讚

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利讚一百八名之梵颂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布毛侍者

杭州招贤寺会通,唐德宗时為六宫使,乞為僧,礼鸟巢道林禪而落髮。通一日欲辞去。曰:汝今何往?曰会通為法出家,和上不垂慧诲,今将往诸方学佛法去。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上佛法?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遂领悟玄旨,时号為布毛侍者。见传灯录四...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文殊利菩萨讚佛法身礼

大圣文殊利讚佛法身礼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譬喻部

譬喻之部宗,即经部也。见[譬喻]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舍多提婆魔[少/(兔-、)]舍諵

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佛十号之一。译曰天人。智度论二曰:「舍多,秦言教。提婆,言天。魔[少/(兔-、)]舍諵,言人。名天人教。」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真言

依真言宗之法作加持祈祷者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家

日本入唐学密教有八,称為真言八家。八家者:高野之弘法,安祥寺之慧运,禪林寺之宗叡,小栗栖之常晓,灵严寺之圆行,此云东寺五家。传教慈觉智证之叁,此云台密叁家。合為八家。又俱舍宗等之八宗云八家。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称能精通佛法為人之者,又谓行法之也。法华经序品曰:「常修梵行,皆為法。」法华文句曰:「法者轨则也,者训匠也。(中略)於妙法自行成就(中界),能以妙法训匠於他,故举法目。」嘉祥法华经疏九曰:「以人能上弘大法,下為物,故云法。如世药以药治人病,名...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太麤生

太者甚也,麤者暴也,生者指人。言甚粗暴之人也。临济录曰:「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斋次,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為是神通妙用,本体如然。普化踏倒饮床。云:太麤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智顗

天台大,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白鼠而生。卜者曰:白鼠者,龙所化也。七岁,喜往伽蓝,僧口授普门品,一徧成诵。十八岁就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陈文帝元嘉元年时,思禪止光州大苏山,往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

《佛学大辞典》 / 788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西方

西方之也。多谓迦湿弥罗以西,犍陀罗国地方之人。俱舍论二十六曰:「西方诸,作如是说。」同光记二十六曰:「西方诸即是健驮逻国诸,婆沙云外国。」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佛之异名。度眾生於彼岸之船筏之意。无量寿经曰:「船大船。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盘岸。」唐华严经二十曰(註):「譬如船,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涅槃经九曰:「如来名為无上船。」 (CBETA註:此句原书条目為「...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慧能

智慧之功能也。高僧传六曰:「藉慧能於前因,发胜心於旷劫。」 又(人名)禪宗东土第六祖也。姓卢氏,叁岁丧父。及长,家益贫。採薪贩卖养母。一日入市,闻人读金刚经。问其所得,謁蘄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禪。五祖问曰:汝从何处来?答曰:岭南。曰:岭南人无佛性。能曰:人即有...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教授阿闍梨

五种阿闍梨之一。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之比丘称。又云教授。受戒之时,叁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仪式中,有受者请教授阿闍梨之作法。见行事钞上之叁。参照[阿闍梨]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杨岐

宋袁州杨岐山方会,与黄龙山慧南皆為临济六世慈明圆禪之法嗣,各立一派,称為扬岐黄龙。於宋仁宗庆历六年寂。见续传灯录七。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赵州叁转语

碧严九十六则曰:「赵州示眾叁转语。」会元四赵州章曰:「上堂曰: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严评唱曰:「泥佛若渡水则烂却了也;金佛若渡炉中则鎔却了也;木佛若渡火,便烧却了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瑜伽叁密

瑜伽為相应之义,叁密為身口意之叁业,手结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叁密互相即,又佛之叁密,涉入行者之叁密,谓為相应。以此相应為观行之成就。 又瑜伽之叁密也。真言之观行者,谓為瑜伽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日出论者

经部宗本之别号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怚叉翅罗国鳩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或為此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譬喻,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為宗。当时...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教授

同教授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遮难

十六遮,十叁难也。小乘律之法,拣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与十叁难。遮者总非自性之恶,但以於受具不适,遮止之不使受戒,故名為遮。难者為自性恶,毕竟非受具之器,故名之為难。有此遮难中之一者,不得受具戒。故於受戒之前,先有教授,向受者问此遮难之有无。其遮难至...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云居

云居道膺禪,生幽州玉田王氏。参洞山。一日,山问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曰:始成孝养自尔,山许為室中领袖。住持云居叁十年,道徧天下,眾至千五百人。南昌钟王尊之,愿為世世,唐天福二年,壬戌正月叁日,示寂。諡弘觉禪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為大法,能守护如来之法藏,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能為大眾演说法,使诸眾生得大安乐。具此十德名為法:一、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之句义差别也。二、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為眾生立说如来微妙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梵语乌波儞也U ādhyāya,教以道者之通称也。律中分得戒与受业之二。释氏要览上曰:「有二种:一亲教,即是依之出家。二依止,即是依之稟受叁学。」梵语杂名曰:「,乌波儞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麼攞

Mālā,又作麼罗。译曰鬘。玄应音义十八曰:「梵云麼罗,此云鬘。西域结鬘,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為条贯。」梵语杂名曰:「鬘,麼(引)攞。」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譬喻论

与[譬喻]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破灶堕

唐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难测,奉事嵩岳慧安禪,号為老安。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烹杀物命甚多。一日领僧入庙,以杖敲灶叁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麼烹宰物命。又打叁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忽然投拜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祖承

天台叁相承之一。又名今相承。即以天台智顗為宗,而立其次第相承也。摩訶止观一上所谓:「此止观者,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之法门。」云云。止观辅行一之一释之曰:「此止观以下,今祖承也。」又曰:「若以智者為所指,应以南岳為父,慧文為祖,龙树為曾祖。」即是。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义寂

新罗国人。年代事蹟未详。或云玄奘门人,与元晓等同时出。所着颇多。有无量寿经疏叁卷,观经纲要,涅槃经总目二卷,大乘义林章十二卷等二十餘种。见义天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等。 又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字常照,温州永嘉人。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律钞,至天台山研究止观,...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比丘经

佛灭后棺殮葬送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乐音

丝竹之声。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法

说见[法]条。大者,尊之之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六

十六外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现观边

即见道现观后边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毘婆沙论叁十六曰:「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伽,观圣諦时,傍修得故,名现观边。尊者妙音说曰:此智近现观故,名现观边。如近村物,名曰村边。」又见俱舍论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行思

唐吉州青原山行思禪。出家后,诣曹溪謁六祖。祖深器之,為会下之首。既得道,住青原山静居寺。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庐陵米什麼价?既得石头希迁付法,唐开元二十八年寂。僖宗謚曰弘济禪。见传灯录五。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烂脱

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拣择阿闍梨也。未熟之阿闍梨,有自称大宗,导人於邪路者,故所化宜拣择其熟未熟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湿缚庾闍

梵名Aśvayuja,又作阿湿嚩喻若。纪月名。此月之太阴值Aśvini(马)宿而满。故有此名。為印度纪月之第八月,即此方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