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条搜索结果

假门

方便之法门。与以假益之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之外修诸行诸善,欲往生极乐者,则誓临终来迎其人也。此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证文类六本曰:「久出万行诸善之假门,永离双林树下之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僧伽理事二和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六字名号一遍法

日本时宗之开祖一徧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託宣而為偈颂曰:「六字名号一徧法,十界依正一徧体,万行离念一徧证,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徧之法也(周徧法界之一如之法,一徧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徧无二之体性...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念法

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种增上缘

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捨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準依佛教,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叁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是也。灭罪增上缘,又名现生灭罪...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不叁信

梁曇鸞就念佛者立叁不叁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叁信心不相续。是曰叁不。反之则曰叁信。净土论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叁者信心不相续,餘念间故。此叁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菩萨念佛叁昧经

六卷,刘宋功德直译。念佛叁昧即观佛叁昧,经中正观品,正说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十五菩萨

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眾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人中分陀利华

佛之德号。涅槃经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译為白莲华,又名念佛者之称。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玄畅

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一超直入

顿速驀直超入於本觉地也。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意,谓不屈着於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赖於念佛修懺,直彻见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证道歌有曰:争似无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与所谓单刀直入同义。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量光佛

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超日月光佛。」楞严经五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治魔法

凡治魔障者,或念叁归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经所说之治魔咒。见小止观,起信疏等。又以念佛治之。在止观九之二。净土修证仪云:十乘之理观,能发九境之魔事,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净土之事观,以弥陀果人清净之功德為境故,永绝魔事,心无邪念时,则圣境...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王古

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禪门耆宿结道交。及游江西,与黄龙翠岩晦堂杨岐等诸师缔清游,深契禪旨。又悟净土法门之胜义。博考诸经,大有所发明。元丰七年着新修往生净土传叁卷,补戒珠之遗,凡列传一百九人。又撰直指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见性

禪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数珠颗数

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字名号一徧法

日本时宗之开祖一徧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託宣而為偈颂曰:「六字名号一徧法,十界依正一徧体,万行离念一徧证,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徧之法也(周徧法界之一如之法,一徧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徧无二之体性...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会法事讚

具名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讚,一卷,唐法照着。说五会念佛之作法,揭讚文。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上上人

念佛者之称。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日十夜

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觉经曰:「佛言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寻常念佛

简别於别时法之念佛,不择行住坐卧四威仪。昼夜不断之念佛,称為寻常念佛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西方净土

念佛之言,虽通於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於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国之誓愿者,法界诸佛中独阿弥陀一佛也。大日如来虽於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说九字之真言,劝九品往生。释迦佛虽於诸大乘经中说十方无量之佛,然讚佛而劝念佛往生者,独...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杂善

对於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诸善,谓之杂善。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融通念佛

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徧,功德圆满。后毘沙门天王现身曰:师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师曰:何谓也?天王曰:迴所我唱,融通於眾人;眾人所唱,融摄於我;是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波斯匿王女金刚丑女念佛改形

见贤愚经二波斯匿王金刚品,经律异相叁十四,杂宝藏经二,百缘经。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四种往生

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叁无记往生,此人既於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為无记(非善...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第十八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眾生念佛得往生於净土者唯依此愿,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愿。教行信证叁本曰:「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臺

莲华之臺座,诸佛菩萨及念佛行人往生弥陀净土者之所托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大悲观世音申百福庄严手,擎宝莲臺至行者前,(中略)当知草菴瞑目之间,便是莲臺结跏之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阶五疑

西方要决通叁阶行者对於净土念佛门之五疑。五疑者:一、厌娑婆欣净土者,凡夫取捨之迷情也,岂得生於净土耶?二、业道如秤,善恶必酬,云何一生造恶不得其果,直得生於净土耶?叁、治末世凡夫之曲情,宜以普行普解為宗,别念弥陀,益助长凡情之偏执。岂得免轮迴耶?四、叁乘之圣眾...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行者

修行念佛之人。唱六字名号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正业

八正道之一。身口意之叁业清净,离一切之邪妄也。净土真宗以他力之念佛為往生之正业。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正业,正业则是念佛。」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蒙润

元杭州南天竺演福寺蒙润,号玉冈。年十四出家,从古源法师受天台之教观,会古源归寂,从竹堂傅公卒其业。由集庆寺维那,分座於演福寺,后主演福,宗风大振。居六年,归白莲华院,修念佛叁昧。誓不出山。行宣政院强起之,再主南天竺,时寺新燬。由师力再復旧观,居叁年復归老白莲院...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杨文会

字仁山,清安徽石埭县人。生於道光丁酉十一月十六日。卒於宣统辛亥八月十七日,年七十五。生平好读奇书。凡音韵歷算天文舆地,以及黄老庄列,靡不领会。二十七岁时,曾於皖省书肆中得大乘起信论一卷。病后检阅他书,举不愜意。读起信论,乃不觉卷之不能释也。由是徧求佛经。一心学...

《佛学大辞典》 / 842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华严王

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瓔珞庄严,手持銈鸣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摩地念诵

五种念佛之一。秘藏记末曰:「叁摩地念诵者,都不动舌,於心念诵。」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但称一佛之名号也。通念佛之对。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法华常行

法华叁昧与常行叁昧也。常行叁昧即念佛叁昧。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合杀

原為关於舞乐之曲调名。舞乐之结尾,特以一曲调终了之,是云合杀。杀者散之义,渐缩合其声而终可為放散之义。佛家以此名名一声明法念佛之合杀法,出唄策。於读经行道之终奏之。 又二个并合杀绝也。传灯录十八翠巖令参条曰:「问:僧繇為什麼写誌公真不得?师曰:作麼生合杀。」又...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迎接曼陀罗

為净土变相之一种,即念佛行者蒙阿弥陀如来来迎引接之图像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万四千光明

无量寿佛一一之相好,有八万四千之光明。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復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二品生死

一无餘死,阿罗汉也。二度於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叁有餘死,斯陀含往还於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諦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禪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四修

一无餘修,谓福德与智慧二种之资粮具修而无遗也。二长时修,谓经叁大阿僧祇劫而不倦也。叁无间修,谓精勤勇猛,无剎那废修也。四尊重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而不慢也。是就如来之因圆德而言,见俱舍论二十七。 又一恭敬修,谓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一切之圣眾也。二无餘修,谓...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希有人

赞嘆念佛行者之语。即希信难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经德王品亦说六种之希有人,谓:「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优曇华。一、不行恶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為希有。復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復有二人:一、諮受新法。二、温故不忘。復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復...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怀感

唐千福寺怀感,依善导决往生之业,练修叁年,逐证念佛叁昧。述净土群疑论七卷。见宋高僧传六。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宝王论

念佛叁昧宝王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十种心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

《三藏法数》 / 44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分别功德论

叁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為第一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一心念佛

念佛之心不二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念

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於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叁、念僧,念僧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為...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正信偈

日本亲鸞着。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偈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愿文「叁信十念」而题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来迎

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於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尊二教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之说相。二尊為释迦弥陀。二教為要门与弘愿。此经之正宗分以释迦显说要门方便之定散诸善,弥陀彰弘愿真实之实力念佛,故云。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斯芩王

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经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弘愿真宗

念佛成佛之法。对於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於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迎

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讚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见[来迎不来迎]条。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难思往生

同於[难思议往生]。 又日本真宗所谓叁往生之一。谓真门自力之往生也。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於疑城胎宫者。其所称之名号,与难思议往生之生因,虽无何等之异?而以其行之心為自力故,与弘愿他力之难思议往生不同。為有此异,故省略议字而单云难思往生。一字具略示褒贬也。是第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迎引接愿

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於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眾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称念

称名念佛也。往生要集上曰:「专心称念叁昧有成。」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因陀罗跋帝

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叁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註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助道资缘

往生要集下末明念佛行者助道之资缘曰:「问:凡夫行人,要用衣食,此虽小缘,然能辩大事,裸餧不安,道法在焉?答:行者有二,谓在家出家也。其在家人,家业自在,餐饭衣服,何助念佛?如木槵子经琉璃王行,其出家人亦有叁类:若上根者,草座鹿衣一菜一果,如雪山大士是;若中根者...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檀林

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檀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观佛叁昧经说念佛之功德曰:「如伊兰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噉其华果发狂,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纔欲成树香气...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百即百生

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讚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曇波

又云迦曇婆。树名。起世经一曰:「弗婆毘提訶洲有大树,名迦曇婆。其本纵横七由旬,高百由旬。」翻梵语九曰:「迦曇波花树,译曰白花。念佛叁昧经第四。」Kadamb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高声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日莲

日僧名。日莲宗之开祖也。十六岁薙髮出家。阅览叁藏,深达台宗玄旨。游歷诸处,诸家法门。尝登山岭对旭日高唱经题十徧,大会緇素,建格言曰:念佛无间,禪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后着立正安国论,诽谤诸宗,祸几不测。年六十一寂。弟子结集遗文。一百四十八章,谓之录内。后集者...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安士全书

周梦顏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顏,一名思仁。江苏崑山诸生也。博通叁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着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於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业,唯此...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法照

莲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歷二年止於衡州之灵峰寺,慈忍戒定,当时之宗师也。尝於僧堂之食鉢中现一寺题曰大圣竹林寺。四年,於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五百為一会),因製五会法事讚,以定其法式。后诣五台山建竹林寺,代宗时以為国师。大歷七年寂。见佛祖统纪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八宗

日本之佛教,有十八宗。叁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天台宗,真言宗,融通念佛宗,净土宗,真宗,日莲宗,时宗与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加普化宗及修验宗為十八宗。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念处

念佛等之六念也,其所念之境界,谓之处。如四念处。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药,谓六念处。」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素怀

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叁载方遂素怀。」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品第二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于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观一切法空无有我。比丘。汝当取所缘相系心缘中。专念空相。当乐善法。当取不善...

《佛藏经》 /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613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边地懈慢

弥陀之化土。边地与懈慢国土也。边地即疑城胎宫,真门自力念佛人所生之处,懈慢為懈慢界,要门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教行信证曰:「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復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助道人法

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觉悟

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復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叁昧必见佛。」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像念佛

四种念佛之一。观念阿弥陀佛化身之形像於心也。见普贤行观记,叁藏法数十七。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数珠母珠记子

陀罗尼集经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為母珠。又更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此母珠表无量寿佛,记子者,為捻一百八珠而记其徧数之用,其十颗表示十波罗蜜之无尽藏也。净土宗用记子為念佛之记数。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少康

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於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轮

佛之身口意叁业也。佛以叁业碾摧眾生之惑业,故云叁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叁密。 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眾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叁、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

《佛学大辞典》 / 783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宗九祖

自东晋太元中慧远大师东林倡社,独起莲宗,以念佛為往生净土,至今千数百年,往生者不可胜计。宋石芝晓师尝定莲宗七祖。明代眾举云栖為第八祖。清代復举省庵為第九祖。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其名如下:初祖圆悟大师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叁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人天致敬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叁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者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行,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业

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叁种,於造善恶业之生,直感苦乐之果,為顺现受业。隔一世而感其果,為顺生受业。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為顺后受业。已上皆為定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业之一种,业力微弱...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味六譬

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叁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叁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有相业

如信有净土而念佛,求往生,是有相之作业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徧厌秽土,专求净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捨誓约

谓阿弥陀佛誓愿之约束。弥陀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谓以他力摄取信心念佛者不捨之誓,故称曰不捨之誓约。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称名

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叁昧為唯心念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禪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实相念佛

叁种念佛之一。见[念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尊来迎

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彻悟

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訥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叁圣菴荣池老宿薙髮。於性相二宗叁观十乘之旨,靡不通达。乾隆叁十叁年冬参广通粹如纯翁,乃印心焉。是為临济叁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尝慕永明延寿禪师之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义和

乡贯未详。住平江能仁寺,唱华严圆融念佛法门。南宋乾道元年,於临安慧因院撰华严念佛叁昧无尽灯一卷。尝赐圆澄法师之号。年寿并缺。见乐邦文类,佛祖统纪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道绰

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绰,并州汶水人。称為西河。十四出家,讲敷涅槃经,后诣石壁玄中寺,读曇鸞碑,大有所感。自此捨涅槃之讲说,专事念佛。讲观经二百餘徧,示诲道俗。撰安乐集两卷。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寂,年寿不记。唐高僧传(道绰传)曰:「绰今年八十有四,...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坐禅人十种行

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叁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

《三藏法数》 / 58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迦曇婆

见[迦曇波]条。此树落叶,新芽发生甚速,叶常不绝。两季开花。至九月散。花為球形,花丝生於全面,宛如圆繸。白色而带淡黄绿。又见念佛叁昧经一。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真弘决判

真宗就自力迴向之念佛真门与他力信心之念佛弘愿而废力真假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叁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叁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叁有相念佛,即上之...

《佛学大辞典》 / 542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省庵

莲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实贤,字思齐。常熟时氏子。既出家,叩灵鷲和尚,参念佛者是谁,得悟。后於凤山梵天讲寺,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昼夜六时念佛,与同人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来。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於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万...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大信

信佛而不疑。谓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迴向有大行有大信。」同叁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缘

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叁缘之功力:一、亲缘,眾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眾生之叁业与佛之叁业不相捨离也。二、近缘,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叁、增上缘,眾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眾皆来迎,不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佛為宗

观无量寿经以观佛叁昧為经宗。对於无量寿经之以念佛為宗而言。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现世利益

专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获得现世之利益也。观念法门说现生利益五种增上缘之第二曰:「护念得长命增上缘。」教行信证叁末说现生十种利益之第一曰:「冥眾护持益。」皆為证明现世之利益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种嘉誉

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女人

欲使初心之行人厌女色,故经论中常毁斥女人。密教以女人為叁昧之标帜。涅槃经九曰:「一切女人皆是眾恶之所住处。」智度论十四曰:「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可得实。」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路地念佛

行葬式时,从丧主家至葬式场途中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在心在缘在决定

在於心在於缘在於决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谓自心缘决定叁点校量,辨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而得往生,决不违背业道之理也。按观经等谓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者,应堕恶道,多劫间受无量苦,而临命终时,遇善智识教,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易往易行

往生易与修行易之意,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融通圆门章

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大通融观着。分十门,辩宗义之要领。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陀罗尼

念佛与陀罗尼也。念佛為南无阿弥陀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安乐十胜

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繫。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方便

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 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叁昧门,二、观相灭罪叁昧门,叁、摄境唯心叁昧门,四、心境俱离叁昧门,五、性起圆通叁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现生十种益

日本真宗所立。文类叁末曰:「获得金刚信心者,横超叁涂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冥眾护持益,梵天,帝释,四天王,龙神八部等护持行者也。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发挥名号之至德,尽其功德,圆满具足於我身也。无量寿经下曰:「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為...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寻声救苦

弥陀摄取念佛之眾生也。般舟讚曰:「一切时中缘法界,摄取六道现身中,眼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剎那间。」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弥兰

Milinda,王名。译曰慈。弥兰王问那先比丘,人一生造恶,命终时念佛生天,如何?那先以船上置石之譬答之。见[那先比丘经]。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本愿一实大道

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為归入於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禪门

禪定之法门也。止观九曰:「禪门无量。且约十门:一,根本四禪。二,十六特胜。叁,通明。四,九想。五,八背捨。六,大不净。七,慈心。八,因缘。九,念佛。十,神通。」依俱舍成实,则此十禪但缘事而不缘諦理,故总為有漏,天台依大乘之教理,以為十六特胜以下之事禪,亦通於无...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要真弘叁门

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门与真门及弘愿也。要门者第十九愿成就之法门,為观经所说,修定散自力之诸行而往生於懈慢边地也。是称双林树下往生。真门者第二十愿成就之法门,為阿弥陀经所说,修自力迴向之念佛而往生於疑城胎宫也,是称难思往生。弘愿之真门者第十八愿成就之法门,為无量寿...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摩缕波

Kāmarū a,国名。在东印度。周万餘里,人体卑小,语言少异於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兴至唐世,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净信之徒惟窃念佛耳。王拘摩罗,闻玄奘叁藏在摩揭陀,频遣使延请叁藏。叁藏由戒贤论师劝至彼处盛颂大唐天子圣德,与王同行还,会於戒日王之无遮会...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种往生

善导法事讚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之言,日本见真取此言於教行信证中,如其次第配於第十一(即第十八愿之证益)、第十九、第二十之叁愿,即由第十八愿难思议之佛力得第十一愿必至灭度难思议之益,是曰难思议往生,是為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詮,故又云大经往生...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法

念佛等之六念為六法。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药,谓六念处。」又六法戒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正信偈

宋慈云之天竺别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日本见真大师教行信证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类有念佛正信偈,意同而文少异。其徒称為正信偈。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昧经

菩萨念佛叁昧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真实报土

由於修业而有报土也。同於[实报土]。真实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於真宗谓之真实报土往生,对於诸行往生之净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