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条搜索结果

叁发心

一、发大智心,谓欲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是名发大智心。 二、发大悲心,谓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是名发大悲心。 叁、发大愿心,谓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名发大愿心。(四弘誓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

《三藏法数》 / 14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哀愍

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莲华会

圜悟天寧录,受惠林录,有莲华会之上堂。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周行

五停心观中第二為悲观,是使多瞋之眾生修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為七种,以叁乐与之。是曰七周行。周者周徧,於怨亲周徧平等也,又周徧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亲,二、中品之亲,叁、下品之亲,四、中人非冤亲,五、下品之冤,六、中品之冤,七、上品之冤也。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月盖

毘舍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叁尊,救国内恶疫。禪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為其请叁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於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詰舍。」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魅女

阿毘舍之法,咒面貌端正之童男童女,令邪鬼妖魅附之,以使所附之鬼魅言吉凶,或使述其希望。童男虽亦通用,而多用童女,故书魅女。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阿弥陀懺法

又云无量寿懺法。忍辱杂记上曰:无量寿懺法者,即罪障懺悔,神超净域之胜法也。又云懺主遵式法师有往生净土懺愿仪一卷,在明藏中。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乘七善

夫七善之法,乃通大小。今依法华所明,是圆顿大乘之七善也。 一、时节善,谓法华一经,具乎序、正、流通叁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也。盖如来演说圆顿一乘之法,虽该序、正、流通,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是名时节善。 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即是顿教了义之理,...

《三藏法数》 / 37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心广大,覆於一切,譬如云也。鸡跖集曰:「如来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 又(人名)宋杭州天竺灵山寺灵应尊者,名遵式,字知白,真宗赐号云。天台寧海人,宋太宗乾德元年癸亥生。於国清寺普贤像前烧一指,誓传天台之道。明道元年壬申十月八日入寂,寿六十九。见佛祖统纪...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十叁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十叁智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机宜

眾生有善根之机,而宜於布教者。玄义六上曰:「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於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於。故机是宜义。」同一下曰:「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别异。」唯识述记一本曰:「如来设机,随教所宜。」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断盐

於神咒之法不食盐也。五部律二十六曰:「有诸比丘,诵咒时,不噉盐,不眠床上,称言南无伽神婆。生疑我将无堕异见受餘师法耶?以是白佛。佛言神咒法尔,但莫堕其见。」穰麌利童女经曰:「修行者欲成就此法者,先断五辛,亦不食盐,不食油。断语。於一静处,叁时澡浴,叁时澡衣。结...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童女迦叶

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為优婆塞。长阿含经第七弊宿经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林住。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婆醯村。此村丰乐,民人眾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為梵分。」然与此同本异译之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曰:「一...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鉢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妙慧童女

须摩提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童女

[五十叁知识]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慧日

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 又(人名)唐慧日叁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叁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叁年达印度境。拜圣迹...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无量

佛菩萨悲喜捨之四德也。与乐之心為,拔苦之心為悲,喜眾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於一切眾生捨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捨。缘无量眾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二悲、叁喜、四捨,言量者。无量有情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甘蔗

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云懺主

宋遵式法师,云,治定往生净土懺仪。请观音消伏毒害懺仪,金光明懺法。因而后世称為云懺主。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语沙弥之旧译。初入佛门息世情,行济之义。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曰:「此翻為息,谓息世染之情以济群情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与乐曰,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与一切眾生乐,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沙弥

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息恶、行等。息恶行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等。以其為大僧勤加策励故也。又云室罗摩尼罗,译曰求寂。以其欲求涅槃之圆寂故也。是男子出家受十戒者之通称。行事钞上一曰:「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息其世染,济群生。...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禅定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须摩提菩萨经

有二译:一為西晋竺法护译,一卷。一為秦罗什译,一卷。皆為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叁十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旃遮

又作旃闍,战遮。婆罗门名。又名遮摩那。梵音Ciñca Mānavika。光明玄上曰:「若饥得食,病得差,狱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罗门饱食指腹,皆是世人畅情為涅槃尔。」此婆罗门女,名孙陀利,為腹盆而谤佛,佛九恼之一。兴起行经下曰:「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有佛名尽胜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须摩提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叁十之异译也。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须摩提经》

童女长者子

童女长者之子也,童女為长者之名,非為女人。杂宝藏经一曰:「佛於过去世為一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者,尽集我身,命终生於兜率。即教父母少為不善,则得大苦报,少為供养,则得无量福。」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缘

见[悲]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缘

缘即缘系,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也。 一、有情缘,有情缘,亦名众生缘。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 二、法缘,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

《三藏法数》 / 21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沙弥叁名

梵语沙弥,华言息。谓息恶行也。 一、驱乌沙弥,谓能驱遣乌鸟,即七岁至十二叁岁者,皆名驱乌沙弥也。 二、应法沙弥,谓能与出家之法相应,即十四岁至十九岁者,皆名应法沙弥也。 叁、名字沙弥,谓能止息诸恶,勤行众,可以沙弥名字称之。即二十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也...

《三藏法数》 / 12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平等之悲也。楞严经一曰:「阿难执持应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不择贵贱,发意圆成一切眾生无量功德。」同长水疏曰:「轨则如来,行平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求寂

旧称曰沙弥,新称曰室罗末尼罗Śrāmaṇera,译言求寂。志求涅槃圆寂之义,受十戒者也。寄归传叁曰:「於本师前,阿遮利耶,授十学处,或时闇诵,或可读文。既受戒已,名室罗末尼罗,译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為息,意准而无据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观自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蘘麌哩Nakuli童女自说神咒。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童女

童女长者子之略。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遵式

云懺主之实名。见[云]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弊宿

又作蜱肆。婆罗门名。拘萨罗国斯婆醯婆罗门村有婆罗门,名弊宿。童女迦叶已证罗汉,与五百比丘共游行诣彼处,种种说法,破其断见,使之归正翻邪,死生於天。见长阿含经七弊宿经,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巴Pāyāsi。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磁石吸铁

喻无缘之悲心。止观五之叁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眾生心性即无缘,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眾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悲

佛菩萨广大之悲也。与乐為。拔苦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与一切眾生乐,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中略)菩萨大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大悲,常无懈倦。」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童女长者子之略。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眾缘

叁缘之一。眾生缘之悲也。见[悲]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线索

坛上所张之线绳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以五色缕令童女右合,麤细如其小指,以繫橛头周围坛上。」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缘

见[叁缘]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心童子

童女。见[童女]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働也。玄义六上曰:「机有叁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眾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眾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管毒木

常瞿梨童女所持物之一。常瞿梨毒女经所谓:「左手把管毒木印。」是也。此木或谓是四角之木,或谓以毒木作管,或谓非一木名,乃束诸毒木為之,丙说似当。盖常瞿梨以诸毒蛇為瓔珞,诸虫蟒蛇类為伴戏,不使诸毒龙蛇侵害眾生,故应持如此木具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自然

无师自发之菩萨真,谓之自然。维摩经观眾生品曰:「行自然,无因待故。」同註:「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谓之自然菩萨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须曼女

须摩提菩萨即妙慧童女也。见[须摩提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见[悲]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