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条搜索结果

末伽梨赊梨

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 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 urtta),具曰末伽梨赊梨子。子之一字汉语也。六师外道之一。末伽梨為其人名,赊梨為其人母名,子谓赊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註维摩经叁:「什曰:末伽梨字也,赊梨是其母也。」慧琳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优填王造佛像

释尊,一夏九旬,昇忉利天為母说法,不远阎浮。时睒弥国优填王思慕之。以牛头栴檀造如来像高五尺,如来自天宫还,刻檀之像,立而迎之。故世尊於彼像嘱末世之教化。见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西域记五,经律异相六。又佛上天时,优填王铸金作像云。见观佛叁昧经六。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莲华

天竺有四种之莲华:一优鉢罗华Ut ala,二物头华Kumuda,叁波头摩华Padma,四芬陀利华Puṇḍarika。如其次第,青黄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卢鉢罗Nilot ala為五种。总译為莲华。但通常称為莲华者,指芬陀利之白莲华。此华有叁时。未敷之时,名屈摩罗(Mukula);敷而将落之时,名迦...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佛八菩萨

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留秦佛、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坚勇菩萨。见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贤劫千佛

过现未叁住劫,各有一千佛出世。贤劫千佛者,佛祖统纪叁十勘考诸经论,依其所记,则住劫有二十增减,其前八增减中,為佛之出世。於第九减劫,始有佛,名留孙佛。是為千佛之第一。次為那含牟尼佛,次為迦叶佛,次即今之释迦牟尼佛。自此至第十增减之减劫,有弥勒出世,次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藏法数》 / 406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鳩夷罗

Kokila,又作鳩那罗、耆那罗、耆罗、翅罗、枳罗、俱繫罗、瞿翅罗、瞿师罗、鴝[只鸟]罗、俱枳罗、瞿枳罗、具史罗等。鸟名。译曰好眼鸟,好声鸟,美音鸟,鵶鸥等。玄应音义五曰:「鳩夷罗,或云居枳罗鸟,此云好声鸟。」同十曰:「耆罗。或作翅罗。梵音转也。译云好声鸟...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法数》 / 546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鞞陀罗

Kovidāra,又作俱毘陀罗,毘陀罗。黑檀之一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萨罗,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南憍萨罗,又号為大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那含牟尼

Kanakamuni,又作那牟尼。新称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於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八曰:「梵语迦诺迦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来,俱那含不正也。」见[迦那伽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波利质多罗

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徧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陀罗,此云香徧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徧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徧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瞿枳罗

Kokila,又作俱枳罗,鴝[只鸟]罗。枳罗。鸟名。见鳩夷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迦那伽牟尼

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劫摩沙

巴Kammasa,地名。长阿含经十曰:「佛在流沙国劫摩沙住处。」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娑罗支

树名。见[睒弥]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杖

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那含

又作俱那含。那含牟尼之略。乃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等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尸那城涅槃

佛涅槃於尸城之因缘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往昔此地有转轮圣王,唱如是言:如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常。若能修习十善法,能断如是无常大苦。我是时始闻佛之名号,发菩提心。自是已来,以是法转教无量眾生。是故我今於此处,亦说诸法无常变坏,唯佛身是常住之法。我忆往昔所行...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力难判

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纯陀

Cunda,又作准陀、淳陀、周那,译曰妙义。尸那城工巧师之子。佛自此人受最后之供养。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准陀,此云妙义。旧云纯陀,讹也。」涅槃经二曰:「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尸城工巧之子,名纯陀。」涅槃经纯陀品与一切大眾所问品详记之。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夷那羯

又作俱夷那竭,尸那。世尊入灭之国名。在中印度之东北方。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尸那,旧经中或作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罗,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為尸城Kuśinagara之转讹。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流沙

国名。佛在此说长阿含之大缘方便经。长阿含经十曰:「一时佛在流沙国劫摩沙住处。」Knrū。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守囊

书佛天之像或陀罗尼,盛以囊,着之於身者。阿吒婆鬼神大将陀罗尼经曰:「世尊此神咒,应付贤德有智善人,若不能诵者,应以好纸书写,盛以綵囊,蓄种种香常持随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