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条搜索结果

大护印

顺於如来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头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又开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萨婆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萨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归命也),微湿囀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养...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少/(兔-、)]

Manomaya,又作[少/(兔-、)],奴末耶。译曰意生身。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从自意化生之身也。华严疏二十曰:「[少/(兔-、)]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应音义一曰:「[少/(兔-、)],正言奴末耶,此云意生身,言诸天等从意化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一訶子

一阿黎勒果也。名义集叁曰:「訶黎勒,新云訶梨鸡,此云天主持来,此果為药,功用至多。」四十二章经曰:「视大千界,如一訶子。」见[訶梨勒]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光网童子印明

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叁节,如鉤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鉤印也。真言曰:「归命係係俱耶揭多。」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叁十二应

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殑伽

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註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醯首罗也。元奘记尼波罗国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罗门祅教,汉霍去病踰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五智真言

即五佛之种子,恶(不空)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阿育王有一子,名哂陀,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哂陀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哂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那旧云富单那,或作富多那,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由罗

Mayūra,又作裕罗,庾囉。译曰孔雀。大威德陀罗尼经曰:「由罗,此云孔雀。」慧琳音义八十二曰:「裕罗,唐云孔雀。」梵语杂名曰:「麼庾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旧曰休勒,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於如意宝珠王叁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眾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Mānavaka,又作纳婆,婆婆迦,纳婆嚩迦,那罗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纳,或云纳婆,或云那婆,或云那罗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纳婆,又言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那婆,或作那罗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频婆娑罗

Bimbisāra,佛在世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伽罗

Makara,新译竭,旧曰伽罗。鱼名。见[竭]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理迦

Mātṛkā,又作履迦,夷,得勒伽,德勒伽,侄梨迦,多罗迦。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论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夷,正言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得勒伽,或言侄梨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睺勒

呼洛伽之古音。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又作莫耆,蚔,醯,蛇。药名。放光般若经九曰:「譬如拘翼有药名祇,有蛇蚖飢行,求索虫欲食之。虫遥见蛇蚖,走趣药所,蛇欲得往,以药气故不能得前。何以故?以药威德故使蛇中道还。」智度论五十六曰:「譬如憍尸迦,有药名祇。有蛇飢行索食,见虫欲噉。虫趣药所,药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六法戒

七眾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於男子之身也。二、盗人四钱,盗他人之金钱四钱也。叁、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语,自称我為圣者而贪供养,為大妄语,其餘不实之言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四之叁曰:「式叉那...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帝释巖

又云帝释窟。在伽陀,帝释尝於此请问疑事於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於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Caitra,星名。此星现於正月,故名正月曰制罗月。俱舍光记叁十曰:「制罗,是星名。正月出现,正月从此星為名。」西域记二曰:「春叁月,谓制罗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 又人名。以此人生於此月,故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制罗,人名也。此正月星名,西国立名多此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醯首罗讹略,正為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醯首罗,一曰净居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每月十斋日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法数》 / 515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六群比丘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檀拏印

又作但荼印。於棒头戴人头者。阎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印契谓之印。大日经疏五曰:「琰法王,手执檀拏印。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但荼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内护

密教所修之护,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為外护。以是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唯住於心月轮,焚烧内心之烦恼者,為内护。又曰理护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得勒伽

Mātṛkā,又作德勒伽。见里迦条。(CBETA註:疑為见[理迦]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拘尸那

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囉,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那,云无翻,有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蕤呬耶经

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耶经。慧琳音义作掬呬耶亶罗经。叁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见[瞿醯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普光明殿

竭陀国菩提道场之侧,佛於此殿内说华严经九会中之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叁会。若依旧经之八会,则為第二会与第七会之二会。华严经如来名号品曰:「尔时世尊在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於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同十定品曰:「尔时世尊,在竭提国阿兰若...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毘醯勒

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得迦,尾吠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底沙

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叁十二大人相

一者足下安平。二者足下千辐轮。叁者纤长指。四者肤足跟。五者手足网缦。六者手足柔软。七者肤[跳-兆+专]肠如伊尼近鹿王。八者踝骨不见。九者平身立手两膝。十者阴藏如马王。十一者身圆满如尼呴类树。十二者身毛上靡。十叁者一一毛右旋。十四者身如金色。十五者圆光一寻。十六者...

《法门名义集》 / 25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叁夫人

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叁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叁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叁為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无量义经

一卷,萧齐曇伽陀耶舍译。佛将於法华说无量之法归於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其一名也。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為别名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大慈生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眾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利也。毘廋拏蘗多,译言慈发生密号称為慈念金刚。肉色。左手持无忧树。右手於膝上仰掌,立开敷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Māṁsa,又作莽娑。译曰肉。希麟音义五曰:「莽娑梵语也,此云是未坏人肉也。」梵语杂名曰:「肉麼娑。」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四种自在

一、得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叁界,性无动移故也。) 二、得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

《三藏法数》 / 258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佛鸣

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崙,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於各地时,哂陀传至此岛之叁藏尚存,新再翻為巴利语,於是施註释。彼又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崙之佛徒,服其学德,以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又作但荼,檀荼。见[檀拏]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那尸紧鸡佛

Raṭnaśikhin,译曰称檀德佛,宝髻佛。见陀罗尼集经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白伞盖神咒

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多般罗。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訶萨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剌那

见[囉娜]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一篋四蛇

以一篋盛四蛇,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涅槃经二十叁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赡养餧饲。卧起跣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四卷金光明经一曰:「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减,共相残害,犹如四蛇,同处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异。」止观一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索迦

Takṣaka,龙王名。玄应音义二十叁曰:「索加,都达反,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释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胜论

吠世史迦夺萨罗Vaiśeṣika-śāstra,此译胜论。又称胜宗。见[胜论宗]项。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甘露

梵语Amṛ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註维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為不死药也...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天,梵语须夜,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里。大日经疏五曰:「七里,此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五智印

一鍐,一切如来法界智印。见金刚顶义诀。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叹波那

又作鉢那。译曰麨。玄应音义十四曰:「叹波那食,译曰麨也。」饰宗记八本曰:「鉢那,或為叹波那,此云乳粥。音义云:此云麨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隐形印

梵语安祖那印。译曰隐形印。利支天经云:左手為空拳,舒右手掌覆之之形。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屈吒阿滥

寺名。译曰鸡园。见[屈屈吒阿滥]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见[懿弥]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萨恒多般

陀罗尼名。译曰白伞盖。喻如来藏性,清净无染,覆一切有情也。见名义集上。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王舍城

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鉢罗步多囉曩野

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鉢罗步多囉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曇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佛為嘱累大法,弟子之顶,或為授记顶。法华经嘱累品曰:「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无量菩萨訶萨顶,而作是言。」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毘笈

药名。见[频伽陀]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鸡头

又曰鸡头末。见[鸡园]项。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