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0 条搜索结果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 / 8517字 / 2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仪轨上引不空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以彼之五菩萨,配於本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轮身。此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2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一善心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三藏法数》 / 56字 / 2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佛说作佛形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造塔功德,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六斋日

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身者,以体喻法身,光喻报身,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法数》 / 183字 / 1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伊舍那

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於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於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亦言大自在天也。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戟鎗,浅青肉色,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头冠中有二仰,二天女持花。印相者...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十斋

言每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十王。地藏本愿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舟喻

谓澄江一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见随南;向北者,见随北;停舟者,见不移。盖譬如来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皆由众生缘有生熟,故见如来有去住相。法身之体,本无去住也。一喻佛,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是名一舟喻也...

《三藏法数》 / 118字 / 1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身毒

即[天竺]也。山海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註,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乾,毒音篤。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篤,后汉书杜篤传作天督。玄应一切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有千名...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二印

一、无相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印,二、有相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為种种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相。见演密钞六。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中元

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中元為大庆之,道书云:七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於是日夜诵,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以正望為上元,七望為中元,十望為下元。遂有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一品

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各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上茅城

摩竭陀国之古都。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Kuśāgāra 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餘里。内城餘趾周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何罗怙罗

Rāhula,译曰障、覆障,阿修罗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品。二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见涅槃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七佛药师法

日本叡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臺上有轮,轮中有字,反成佛顶印,印变成药师如来,徧身放无数光明(七佛一体想可成之),圣眾眷属围绕。」又有七佛各坛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

不空成就如来

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轮中北方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為耶形,以字為种子,密号為不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2日

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 / 855字 / 1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