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条搜索结果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

随求八印 第一忏悔印 亦名菩提心印 仰两手。以右手无名指。绕于中指后。以头指句无名指头。左手如之。以左右手大指。各捻小指甲上。中指头相柱仰掌向上稍当心诵咒。 第二菩提根本契 亦名授记顶契印 准前印。改小母掌内交。二大母指左押右各捻本。小母指押甲上。头指捻中...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 / 1674字 / 4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

我今依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顶金宝峰楼阁。尽虚空遍界一切如来。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惟愿世尊转微妙甚深秘密四种轮。所谓金刚界轮。降三世教令轮。遍调伏轮。一切义利成就轮。如是四轮。从毗卢遮那如来心出。一一轮...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 / 1077字 / 4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数》 / 4349字 / 3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数》 / 3621字 / 3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六十六、口诵乘船而不解用喻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洄澓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06字 / 2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数》 / 506字 / 2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2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宝

佛宝。宝。僧宝。叁宝有叁种。一者一体叁宝。身体有妙觉。名为佛宝。身体有妙轨。名为宝。身离违争。名为僧宝。二者别相叁宝。丈六化身以为佛宝。不说教以为宝。大乘十信已上。小乘初果已上。名为僧宝。叁者住持叁宝。泥龛素像以为佛宝。纸素竹帛以为宝。凡夫比丘...

门名义集》 / 114字 / 1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数》 / 446字 / 1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二种火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数》 / 443字 / 1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意,二云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无坚要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有相者不得顺忍、不得逮觉;若无相者当得顺忍不?当及声闻八地不?当及辟支佛地不?当及菩萨地不?可得度脱不?能得道念不?能令罗汉、辟支佛习绪除不?能使菩萨得上菩萨位不?上菩萨位已能得萨云若不?得萨云若已能灭诸习绪不?世尊!若无意,若不...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893字 / 1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空,心不退转...

《三藏数》 / 879字 / 1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不空羂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