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0日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為车轮,如车轮之轂輞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叁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叁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相间。以如是眾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2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0日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证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证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
《三藏法数》 / 402字 / 1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0日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毘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於胎藏界曼荼罗在外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於金刚界曼荼罗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Kovidār,又作拘鞞陀罗。树名。嘉祥法华疏十一曰:「拘鞞陀罗,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俱毘陀罗树花,此云破他。」(案他為地之写误)翻梵语曰:「婆利耶多罗者,游戏。拘毘陀罗者,地破。」立世经及起世经以為波利质多罗树之别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剎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罗剎女国。罗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无进趣之学。故名无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无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1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0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