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条搜索结果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於五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鞞跋致

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毘跋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净法界真言

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為法界之义,第叁句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配於本经之五菩,说此菩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乘菩提

言一乘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叁乘方便之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于华严会上,为诸菩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提

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禪师,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末利夫人

Mā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卫城波罗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罗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為要誓,愿脱婢使而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6995字 / 1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不空羂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叁波訶),曰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罗,曰毘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是名财供养。(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之上,故曰圆满。(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瞿沙

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叁曰:「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罗汉者,四辩无碍,叁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视如昔。」 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圆镜智

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红莲华

梵名优鉢罗Ut 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天宫者,当於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字佛顶印真言

转法轮菩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囉(金刚),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