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条搜索结果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0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道,新译為。道者通义,悟之义。然所通所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一音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菩提心

菩提旧译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求正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大菩提

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之菩提,谓之大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大。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大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大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叁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菩提,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六即佛

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叁、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即分真即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一生

一生者,谓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果佛之位。所以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经云:一生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等者,望后妙,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无明者,无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变易者,即实报土生死也。因移...

《三藏法数》 / 143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八渐偈

唐白居易,就观、、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无上

无上之正也。佛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与[]同。即一悟也。金刚叁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而转诸识,入菴摩罗。」起信论曰:「本来平等,同一故。」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具叁义:一者自,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胜论宗

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又曰七菩提分,七支。俱舍论谓之七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察之义。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法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偽。 二,精进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叁,喜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四,轻安支...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之心,契于本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是名证得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一、自,谓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能自开,故名自。 二、他,谓自既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他。

《三藏法数》 / 88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大日

大日如来也,王者如来之别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一、本,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 二、始,谓众生本心源,由无明熏动,成不,多劫在迷,今始悟,是名始,始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二见

一、住地分见,谓十住等菩萨,破一品无明之惑,显一分叁德,从浅至深,故名住地分见。(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二、究竟无见,谓等菩萨,断最后品微细无明之惑,净尽无余,即登妙果佛之位,本有性德一时究竟显现,更无所见,故名究竟无见。

《三藏法数》 / 11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