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条搜索结果

七华

譬七觉支也。维摩经佛品偈曰:「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同註曰:「生曰:七觉以开悟為,无染為净华之法者也。」同天台疏曰:「觉意即七觉支,七觉支调停生真智因华。故智论云:无漏实觉,此七能到,故以為华。」 又七种净也。同偈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贫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劫

阿弥陀佛往昔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已来。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歷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為眾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食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叁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叁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是为六众生。亦名六趣。

《法门名义集》 / 27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不修外

十种外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不中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中论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即无所得之中,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无畏。说尽苦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法。无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裸形外

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之一。表远离一切之繫缚,以裸形為正行也。寒天裸形,趋拜佛神,為裸形外之遗风,佛门无之。唐华严经二十五曰:「愿一切眾,得惭愧衣以覆其身,捨离邪露形法。」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转

一者示相转。二者劝相转。叁者证相转。示相转者。谓显示有作无作四谛之相。是苦是集是灭是。名示相转。劝相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相。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应修。是之劝相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我已修。是名证相转。经云。叁转法...

《法门名义集》 / 12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新译為觉。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提心

菩提旧译為,求真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者见。二者修。见者。昭理名见。增明曰修。见是解也。修者。修是修行也。能除壅障。名之为

《法门名义集》 / 39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贤七圣

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九缚一脱

摩訶止观一上明涉於内外十之发心:一火途、二血途、叁刀途、四阿修罗、五人、六天、七魔罗、八尼犍、九色无色、十二乘。此中前九者為缚,后一者為脱。缚脱虽异,同是邪非之发心也。「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者涅槃之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谓先於叁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叁学之位也。二无间,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叁解脱,无间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為既解脱惑之正智。...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