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条搜索结果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九条衣

叁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秦

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勅建大秦。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於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闕闻奏,勅令长安崇化坊立祆...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丹霞烧佛

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禪师尝到洛东慧林,值天寒,遂於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云:木佛安有舍利?师云:既无舍利,更请两尊,再取烧之。院主自眉鬚堕落。」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国清

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叁,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禪。国清具名景德国清。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勅為智顗禪师所创建。初智顗梦巖崖万重,侧有沧海,渺无涯际,泓澄在其下。一僧来伸手导顗登山,觉后语门人,皆答以会稽天台山。因而陈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开皇...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净法界真言

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驮。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為法界之义,第叁句萨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不空

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拘舍离

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健陀俱知

Gandhakuṭi,又作健陀俱胝。译曰香室堂。本為世尊之居室,后转為庙之异名。毘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堂,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义。」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光明

唐善导,念佛口放光明,高宗皇帝於善导死后赐光明之额。见新修往生传中。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石经山

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於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经,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沙门...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光宅

梁武帝天监叁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磯殿披露懺悔,亲製愿文,於本第立光宅,铸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见稽古略二。又,长安光宅坊有光宅。唐仪凤二年立。武后二年置七宝台。见长安志。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少林

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叁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天皇

唐荆州天皇之道悟禪师。石头希迁之法嗣也。见传灯录十四。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报恩

在江苏吴县治北隅。本吴通元。唐改开元。吴越為报恩。今称北。中有浮图。称北塔。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轮率

单云五轮,密教所立之率婆也。显教之率婆,為高显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為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形,而建立於坟墓之上也。其形与[五轮成身]条。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华氏城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 utra,摩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摩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 ura,以王宫花多故也。后改為波吒釐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於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轮塔婆

见[五轮率婆]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胎藏界大日如来

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中天竺

杭州飞来峰有叁处伽蓝: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一卷,唐大兴善阿闍梨述。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灭受想定

灭尽定之异名。使六识之心心所灭而不起,故名為灭尽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厌受之心所与想之心所二法而务灭之。故从加行而名為灭受想定。唯识论七曰:「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同述记七本曰:「彼心心所灭,名灭定。恒行染污心等灭故,即此亦名灭受想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伽蓝堂

内空虚之室,俗谓之伽蓝堂。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法性

六祖慧能大师值印宗法师,与僧言非风非幡,仁者心动之也。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清一统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内西北,旧為乾明法性二,宋合為一,亦改法性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纲一人,副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建初

康僧会至吴,感舍利而化吴王孙权。权為建塔,以始有佛,号為建初,其地名佛陀里。见高僧传一(康僧会传)。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