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曰欢喜团。饼名。梵语曰摩呼荼迦。涅槃经叁十九曰:「酥面蜜薑胡椒蓽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欢喜丸。」大日经疏七曰:「欢喜丸,应以苏煮诸饼,糅以眾味及叁种辛药等,令种种庄严。」智度论十七曰:「佛告诸比丘:此耶输多罗,非但今世以欢喜丸惑我,乃往过云世时,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闍也。帝隶者叁,路迦也者世,吠闍也者降。降叁世明王也。大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叁世也)吠闍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囉(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梵名优鉢罗Ut 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天宫者,当於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萨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王名,释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叁十五曰:「尔时毘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叁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释迦印相之一。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同疏曰:「左手执袈裟两角,仰脐前,右手重其上。」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竪,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达磨(法),紇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同秘要品曰:「矜羯罗,形如十五岁童,着莲华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与头指间横插一股杵,天衣袈裟微妙严饰。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红莲,头结五髻(表五智),左手嚩日罗,右手执金刚棒,瞋心恶性之者,故不着袈裟,以天衣缠颈肩。」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0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Jvala,译曰光明。大日经疏十曰:「闍嚩(二合)囉,光英明义也。由住无去无来之行成大威光无与為比也。」 又Jvāla,无相不生之义也。大日经疏十叁曰:「闍嚩罗。闍者,生也。嚩,缚也,囉,相也。侧有阿点,与不生义同,无相不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於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於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叁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南麼叁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囉(二合)鉢囉(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鉤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鉢[口履]布囉迦(满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鉤,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徧一...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10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Āṭ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琳音义十二曰:「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大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大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一将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Hāṭaka,又作訶宅迦,药名。慧苑音义下曰:「訶宅迦,此云金色水,甚於九转还丹之力者也。」圆觉大钞五上曰:「有药汁,名訶宅迦。」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娑药者,具云呵吒迦阿罗娑,此云金光汁药。呵吒迦,云金光明。阿罗娑Rasa,云汁药。出於山中井内,诸龙守护,若有得饮,皆成...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為迦叶诸佛。现在佛。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叁世诸佛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大威德明王,六足尊。五大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大钞叁曰:「大威德密号也,大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Vināyaka,又作毘那耶迦,毘那也迦,频那夜迦,毘那耶怛迦,毘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毘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毘那夜迦含光轨曰:「毘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阿弥陀佛往昔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歷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為眾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